阅读文章

佛空论

一,《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日期:2007-12-26] 来源:  作者:邱崇丙 [字体: ]

佛教传自印度,但已经中国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谈论中国文化,常常是儒道佛并称,它在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佛门也被称为“空门” ,空,既是佛教的宗教思想,也是佛教的哲学思想。 “诸法空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里的空,就是虚妄。按照通常的理解,“空”是“无”的意思,“虚妄”是“假”的意思,“假”与“无”并不相等,究竟应该怎样理解佛教所说的“空”呢?

万物“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比喻值得仔细玩味。

 

一,《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

 

《心经》记述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子的谈话。佛说:“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佛对舍利子说:万物跟虚空没有什么不同,虚空跟万物也没有什么区别;万物等于虚空,虚空也就是万物。人的精神现象:知觉感受、印象想象、身心活动、思想认识,也是如此。这段话解释“空”。即一切现象有生有灭,都是短暂的、虚空的。举例来说,星辰会陨落;山陵会崩塌;水会蒸发;动物会死亡;植物会枯槁;物品会损坏;思想会消失:事物没有永恒的存在。佛教认为这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的短暂聚合,其本质都是虚空的。所谓“四大皆空”,即地、水、火、风,都是空幻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成了佛教的名言。

佛又说:“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这话的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是看不见的听不到的“空”的相,它不产生也不消灭(空,永远存在),不肮脏也不干净(没有质的变化),不增多也不减少(没有量的变化)。这段话进一步解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相。佛教认为这种无相之相——空,才是永远存在,没有变化的真空实相。

佛又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这意思是说:因为一无所得(空),菩萨遵照般若波罗蜜多来修行,所以心里就清净而没有牵挂,没有阻碍。无牵挂无阻碍,就没有顾虑,不会有胡思乱想,而能够超脱烦恼苦难,进入不生不灭的境界。这段话由法空(万物皆空)转到心空,对“空”作进一步解释。领悟到“诸法空相”,一无所得,就会“心无罣碍”,也就是毫无杂念,毫无私心,心成真空。心空也就没有恐怖,没有颠倒梦想,就能“究竟涅槃”(彻底解脱)。所谓心空,也就是没有私心。用我们的生活经验来说,就是无私才能无畏,没有私心,就没有顾虑,就没有畏惧,人的精神也就进入了自由的境界。

 

(二)

 

这里重要的问题是:心无挂碍。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佛教从理论上论证了“空相”,劝说人们做到心无挂碍——心空无私,才能得到解脱。

心无挂碍,用通俗的话说,也就是消除心理障碍。我们现在常常听人说起心理障碍,人有了心理障碍,言行往往失常,需要心理医生帮助纠正。佛教的“心无挂碍”,正可以帮助我们来调整心态。

《吕氏春秋·贵公》上有这样一段文字:

 

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

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

故老聃则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万物皆被其泽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楚国有一个人遗失了一把弓,但不肯去寻找。他说:“楚国人遗失了,被另一个楚国人拾到了,(反正都是楚国人),还找它干什么?”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道:“把楚国两个字去掉了(人得之,人失之),就更好了。”老子听说了这件事,说道:“连人字也去掉了(得之,失之),就更好了。”所以说,老子最大公无私。天地宇宙大得不得了,产生了万物,并不认为万物是自己的私产,成就万物并没有占为己有,万物都接受它的恩泽得到了好处,但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三皇五帝的高尚道德。这段话说明失去和得到没有区别,失就是得,得就是失。并联系宇宙万物,阐述无私的伟大。跟佛教所说的“心空”精神是一致的。

 

(三)

 

怎样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失与得呢?

家庭情况不富裕,学习成绩不好,考不上名牌大学,职业不称心,容貌不如人,婚姻不幸福,儿女不孝顺,工资比别人低,做生意赔本,工作失败,被同事欺侮,失去亲人,遇到意外的自然灾害,等等,不仅会导致心烦意乱,心理失衡,甚至会得精神病,逼得发疯跳楼。这种情况,医药也不一定完全有效,而《心经》的心无挂碍,倒可以让人自我调整心态,泰然处之,恢复平静。当然,这话说起来容易,临到自己头上,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需要有经过修炼的心理准备。

俗话说,有得必有失,有利必有弊。十全十美的事情是没有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物极必反,好事可以变为坏事,同样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随遇而安。有了安静的心态,便能从容地应对,能够从容地应对,便能克服困难,能够克服困难,也就能够转危为安。

由色空(物空)到心空,由理论到实践,这是“空”的修炼过程。



[1] [2] [3] 下一页   
【内容导航】
第1页:一,《心经》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2页:二,《金刚经》的“不住于相”
第3页:三,《阿弥陀经》的“大千世界”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汉语与中国文化》专栏结集出版

下一篇:《长恨歌》的主题
相关文章       邱崇丙 
本文评论
  good   (lim ,2009-10-08 )
  sdsa   (abcdefg ,2008-07-09 )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