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魂牵梦萦“书同文”

《书同文:现代汉字论稿》感言

[日期:2008-05-20] 来源:沈克成  作者:沈克成 [字体: ]

  在电脑时代,语言文字交流竟有一种怪现象:美国的亲友与我电子邮件来往,虽因语言障碍无法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却彼此能看得懂;与台湾友人的交流反而困难了,一打开对方发来的伊妹儿,经常是满纸乱码。由于两岸计算机使用的内码不同,无形中造成了世界各地的华侨和华裔们因为计算机配置的差异和语言习惯的不同而不能用中文得心应手地交流,只能借助于英语或别的语言……

  不能让这种怪现象再继续下去了。两岸的政治现状可以维持不变,但两岸的语言现象应该尽快统一。我们的政府已变得越来越务实、越来越开明了,一旦台湾当局的态度有所改变,双方坐下来谈判的时间应该是为期不远了。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胡乔木曾给当时的国家语委主任柳斌写信说:“我们至今竟没有一部关于汉字简化的学术性专著,诚属极大憾事,并且我以为有迅速组织力量写出这部书来的必要,书中须对现行简化字每个字的来由加以详细说明;至于对历史上的汉字简化、繁化的演进及其利弊得失的讨论和简化字运动的详细历史,都要有完备的资料,自不待言。”

  1996年,当时的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嘉璐说过这么一段话:“汉字的规范工作,不能只‘向后看’,也应该考虑到未来汉字发展演变的预测和引导,而对这一点,至今我们研究得还很不够,希望学术界给以更多的关注。”

随即,学术界出版了几本好书,如胡双宝的《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辨析手册》(1996)、李乐毅的《简化字来源》(1996)、魏励的《东方汉字辨析手册》(1997)、张书岩、王铁琨等的《简化字溯源》(1997),他们对汉字研究的造诣都很深,也颇见功力,但由于当时一言堂的学术氛围,大家也只能做一些摆好评功式的论述,而且也仅仅是回溯前人的成果,未敢越“预测”的雷池半步。

  直至21世纪初,有关的专著又相继出了几部,如李建国的《汉语规范史纲》(2000)、高更生的《现行汉字规范问题》(2002)、章琼的《现代汉语通用字对应异体字整理》(2004)、顾雪枫的《校编本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2005)等,但都未能详细说明每个现行简化字的来历和繁简之间的关系。这或许是因为汉字简化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学术探讨的敏感区。如果不是国家授权,不是政府出面,谁都不愿意“吃不了兜着走”。

  2004年,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主持编写的《汉字规范问题丛书》出版,才算是真正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一些专家学者的论文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剖析用字现状,敢于展望未来走向,也就是敢于向政府摆问题,提建议;遗憾的是该丛书收集的仅是与会者宣读的论文,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进行深入的讨论、阐述和剖析。

  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中文信息处理研究工作,深切体会  到我国现有的汉字处理水平,与社会生活的需求比,与计算机的能量比,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正如许嘉璐先生所言:“字库还不理想,字体过少,字形不够规范,简化字、异体字给人们带来的不便更是显而易见。”笔者曾多次参加民间自发的“书同文”研究沙龙,痛感时不我待。在当今资讯如此发达的年代,在信息处理智能化不断完善的年代,在华夏民族迅速和平崛起的年代,我想,如果我们不缠绵于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汉字文献宝库,不纠缠于两岸政治干预语言文字的恩恩怨怨,如果大家都能向前看,从新世纪华人存在于世界之林的历史使命,从电脑时代的发展情势来考量,或许在学术讨论和政策对话方面是可以取得一定进展的。

  2006年冬,笔者应邀参加教育部语信司主持、渤海大学承办的《现代汉字学学科建设高级专家研讨会》,会上,国家语委副主任、国家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教授说了这么一段语重心长的话:关于简繁的问题,是我们当前所面对的很大的问题,需要学者拿出对策,拿出决策。你不能说这是政府的事情,没有学者的研究和决策,政府怎么做?而且这个事情已摆在面前。

  参会归来,我就萌发了写这本书的念头,好在七年前我和儿子沈迦合作,曾经写过《汉字简化说略》一书,平时也注意搜集了不少资料,并一直关注和思考这一课题。

  《书同文:现代汉字论稿》一书旨在解决如上问题,希望通过对现行简化汉字得失的讨论,从中获取一些经验教训,并能从理论上提供一些修订的依据。

  至于哪些字该调整?哪些字可以不调整?哪些字必须尽快调整?哪些字可以暂时缓一缓?笔者认为调整的范围应该越大越好,调整的幅度却应该越小越好。当然,这一切应该通过理论研究,集思广益,权衡利弊,然后敲定。本书的第一至第五章,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写。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凡属于简化字中的归并字和代替字,其中的一部分需要尽快调整;凡属于异体字中的讹误异体字、交叉异体字和异正包容异体字,其中的一部分必须调整……依据这样的理论,调整的范围完全可以控制在百分之十五之内。围绕此一主题,第六章和第七章则进一步展开来,就字论字,进行具体的剖析和讨论。

  我们的社会需要和谐稳定,同样,我们的语言文字使用环境也必须谋求统一稳定。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人们所使用的不再是传统的文字,而是在电脑上用键盘敲出来的,用互联网上卸下来的电脑汉字。国家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必须加强现代汉字学的学科建设,其目的就是为了适应现代汉字的使用和发展。要消除海峡两岸的文字障碍,并非华山一条路,我认为完全可以采用智能化进行繁简或简繁转换的一键切换。事实上我们的办公软件都已设有这一功能,只是它的准确率还不是很高,还必须依赖大量的人工干预,这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本书的第八章别开生面,从新的角度切入,专门集中讨论此一技术。笔者深信,只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做好“码表”,把一些拐弯抹角的细节问题都考虑得周详,精确率在99%以上的简繁转换软件的问世已为时不远了。

  笔者在第九章呼吁两岸的学者共同构筑一个适合于现代汉字使用的中华大字符集平台,让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能在这一大平台上进行交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够将它作为使用华文汉字的依据。

  《书同文:现代汉字论稿》完全以学术观点为支撑,立足于21世纪,放眼未来,尽可能地设法把简化字与繁体字、异体字与选用字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说清说透,从中厘清其内在联系,并抓住教育部门正在制订《规范汉字表》的大好时机,顺应计算机资讯迅猛发展的情势,参照台湾的用字现状,提出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希望能通过政府和民间的对话,通过学者之间的交流,让全世界的华人都能用上统一的汉字,在计算机上用上统一的代码,以期尽快实现海峡两岸四地的“书同文”。

    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台北温州同乡会伊竑理事长的鼎力帮助,为我带来了数部在大陆见不到的图书和光碟资料,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感谢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费锦昌先生百忙之中翻阅了全稿,指出了不少谬误之处,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使我在学术上获益匪浅。这里还不能不提及老友金依诺先生,他从读者的视觉,化了整整十天的时间,一字不落、一丝不苟地看完全文,提出了数十条意见和建议。参照着他用红笔勾画出的一字一句,我在电脑上整整改了三天,从此,使我悬着的心踏实多了,对这部书稿也更加充满了自信。

    感谢我的老伴郑若丽,她天天看着我没日没夜坐在电脑前写作,走路直不起腰,睡觉翻不转身,她为我心疼。今年是我们的红宝石婚,格外值得纪念的日子。正是这四十年的相濡以沫,近半个世纪的相扶相助,鼓励着我,鞭策着我,使我终于能在近十年里,写出了一部又一部书稿。

  感谢我的三个子女,老大沈虹,老二沈迦、老三沈亚,是他们的孝顺,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全神贯注从事写作。

    全书55万字,十个月写就,用上“呕心沥血”几个字一点也不为过。为这部书稿,我几乎拼掉了身家性命,这为的什么?为的是希望能将她尽快呈献给读者,希望能赶上二○○八;因为二○○八,对于中华民族肯定是一个吉祥的年头。

  优化和完善现代汉字是一项系统工程,研究和探讨现代汉字的书同文更非我一个人的能力可以承担。我谨以此书抛砖引玉、投石问路,希望此书的出版和发行,能得到仁人志士的支持,能得到大多数炎黄子孙的认可,包括大陆的,包括港台的,也包括海外的。

                                           2007年10月于温州挹西堂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沈克成版主《书同文——现代汉字论稿》出版

下一篇:现代汉字研究的扛鼎之作
相关文章       书同文  沈克成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