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现在一般分为七大方言区,就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粵方言和闽方言。七大方言中有六个在中国南方,它们的地域分布如下:湘方言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赣方言在江西省(东北沿长江地带和南部除外)。客家方言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粵方言在广东、广西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海外华侨、华裔中。闽方言在福建省,广东的潮州、汕头一带,海南岛和台湾省大部分地区,华侨、华裔中有很多说闽方言的。闽方言内部分歧很大,可以再分区。
南方地区还有一个方言是吴方言,主要分布在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部分(镇江不在内),以及浙江省的大部分。包括苏州、上海、杭州、天台、临海、黄岩、温州、瑞安、平阳、金华、兰溪、武义、丽水、衢州等市县。有的学者认为,江西东北的玉山、广丰、上饶,安徽南部的铜陵、太平等市县也属于吴方言区。
北方方言是全国最大的方言区,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的70%以上。分布区域包括长江以北的汉族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的沿江地带,湖北(东南一带除外)、四川、云南、贵州以及湖南省西北一带。北方方言下面又可分四个方言小区:华北东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南京、镇江等地属江淮方言(也称下江官话)。北方方言内部有很大的一致性,从东北的哈尔滨到西南的昆明,直线距离约有3200公里,从东南的南京到西北的酒泉,直线距离约有2000公里,其间各地的人通话基本没有障碍。
汉语的方言是复杂的,分歧是严重的。复杂的地区集中在中国东南部。分歧主要反映在语音系统和基本词汇上,至于一般词汇和语法规则的系统则分歧不大。因为汉语各方言都从同一个母语——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由于各方言形成的年代不同,就不同程度地保留着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痕迹,因此,方言同古汉语在语音上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方言同方言(包括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通话)语音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语音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对应关系,努力寻求对应规律。在中国漫长的古代社会形成的丰富发达的汉语书面语,促进了汉语方言在词汇、语法方面的接近。因此,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最要花精力的是学习普通话语音,其次是基本词汇(日常生活词语),至于语法,相对来说,需要花的精力则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