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多元文明碰撞中语言的流变、认同与保护

[日期:2007-10-07]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熊彦清 [字体: ]

  读书报:与当下对照,在古丝路上,是否有一种强势语言?汉语在其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段晴:在古丝路,可以说没有强势语言。我比较熟悉于阗文献,就以于阗为例来说明吧。印度西北方言曾经是官方语言。到了三、四世纪,如于阗等国已经有了独立的文字,官方所用也是于阗语。唐代实行对西域的统治时,现在可见到的从于阗出土的大部分官方汉语文书,同时有于阗文本,双语文书很多。从于阗文书,可窥见到汉、藏族在西域地区的统治,以及文化交融。有的人甚至姓汉族的姓,起藏族的名,而本人说于阗语。从古丝路的情形看,各种语言、各种文化是可以并行交融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笔"与"键盘" 工具不能战胜文化

下一篇:迷惘:我到底是国外的中国人 还是中国的外国人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