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语义互联网世代迫切需要汉语的词式文本

参考文献

[日期:2014-10-12] 来源:语言文字网  作者:彭泽润、陆丙甫、黄昌宁 [字体: ]

参考文献

Nianwen Xue, Fei Xia, Fu-dong Chiou, Martha Palmer. 2005.The Penn Chinese TreeBank: Phrase structure annotation of a large corpus[J]. Natural language Engineering,11(2):207-238.

R.Sproat, W.Gale, C. Shih and N. Chang. 1996.A stochastic finite-state word segmentation algorithm for Chinese[J].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22(3):377-404

Slav Petrov and Dan Klein.2007.Improved inference for unlexicalized parsing [A]. HLT- NAACL- 2007[C]: 404-411.

Tim Berners-Lee, James Hendler and Ora Lassiia. 2001. The Semantic Web [J]. Scientic American Magazine, (5) 17.

Xiao Chen and Chunyu Kit. 2011.Improving part-of-speech tagging for context-free parsing[A]. IJCNLP-2011[C]: 1260-1268.

陈力为,1996,汉语书面语的分词问题——一个有关全民的信息化问题[J]。北京《中文信息学报》第1期,11-13.

陈晓春,2005,《德语史概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胡明扬,2006,序[A].见王立《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6页。

黄昌宁、李玉梅、周强,2009,语义互联网离我们还远吗?[R]北京语言大学平面媒体国家语言资源研究中心成立5周年学术研究会。

陆丙甫,1985a,汉语拼音的阅读心理[J]。《文字改革》第6期,11-13页。

陆丙甫,1985b,从认知心理学看正词法问题[A]。见《汉语拼音正词法论文选》[C]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17-132页。

陆丙甫,2003,增加汉字书写系统的语法信息[J]。南昌《南昌大学学报》第4期,118-124页。

陆丙甫,2005,汉字文本便读格式初探[J]。上海《修辞学习》第5期,6-13页。

陆丙甫,2008,现行汉字文本优缺点及其改革设想[A]。见《跨文化交流:世界“汉语热”背景下中文学科的改革和探索》[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30-41页。

陆丙甫,谢天蔚,2014,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本多元化[J]。北京:《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113-127页。

吕叔湘,1979,《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1995,序[A]。见孙全洲主编《现代汉语学习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彭泽润,1988,字母和字是同级单位[J]。南宁《阅读与写作》第7期,25-26页。

彭泽润,1996,从拼音和词入手是中小学电脑汉字输入的关键[J]。成都《中文信息》第2期,18-19页。

彭泽润,2006,论词调模式化”[J]。北京《当代语言学》,第2期,97120页。

彭泽润,2007[2005],《词和字研究——中国语言规划的语言共性和汉语个性》(2)[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彭泽润,2008,《词和词式书写研究——中国语言规划新前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彭泽润、邱盼盼、曹家鹏,2014,字和词的可比性及其认知错觉——认知语言学要遵循逻辑[J]。北京《当代语言学》,第1期,110页。

彭泽润、季凡,2010,黎锦熙的词意识研究[J]。常德《武陵学刊》,第5期,139~141页。

彭泽润、蒋文华,2004,形声字不是“意音文字”——部件和字的相关文字理论问题[J].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122125页。

彭泽润、李葆嘉主编,2009[2000],《语言理论》(第5版)[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彭泽润、李开拓、关彦庆,2008词式书写是进行中的接力赛——纪念《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公布20周年[J]。吉林《北华大学学报》第2期,5054页。

彭泽润、马庆株,2007,汉语汉字文本词式书写心理障碍分析[J]。吉林《北华大学学报》第3期,5459页。

彭泽润、彭建国,2009,现代汉语书写词的确定[J]。株洲《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第6期,96~100页。

彭泽润、邱盼盼、曹家鹏,2014,词和字的可比性及其相关问题的认知错觉——认知语言学要遵循认知逻辑J]。北京《当代语言学》第1期,62-71页。

彭泽润、周纯梅,2004,汉语需要从“字式书写”到“词式书写”改进——“汉字书写系统改进学术研讨会”综述[J]。吉林《北华大学学报》,第6期,5052页。

王立,2006,《汉语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6页。

魏忠,2004,《中国的多种民族文字及文献》[M]北京:民族出版社.

吴琦幸,2004,中文在历史转弯时候[N]香港《亚洲周刊》,71146-47页。

(彭泽润,yuyanlilun@163.com410081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陆丙甫,lubingfu@gumail.com330031南昌大学文学院;

黄昌宁cnhuang0908@126.com100084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英语摘要】

 

Chines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network Urgently Need Chinese Word-type Text

Peng Zerun, Lu Bingfu , Huang Changning

Abstract: With the semantic Internet age coming, hines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network Urgently Need Chinese Word-type TextChinese should be prepared to reformed to word-type text. Word-type text represent the boundary information of spoken word, and the word-type text insteading character-type text is the common trend that human beings has written language. To Chinese, forming a new writing habits is difficult, becaue nationals lack the education of word consciousness long. Another important reason is that , in Linguistics theory to various

language ,the understanding of what is the word, and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ord and character is fuzzy.But from the practice of inputing Chinese in network, Chinese has conditions in using word-type text.

Keywords: Semantic internet; Word boundary information; Word-type text; Written word

 



上一页 [1] [2] [3] [4] [5] [6]    
【内容导航】
第1页:修改说明
第2页:【正文】
第3页:一、汉语词界信息和词式文本是语义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基础
第4页:二、用词式文本取代字式文本是人类书面语信息传播的共同趋势
第5页:三、汉语信息传播的词式文本改革已经具备实践条件
第6页:参考文献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专题】拼音和汉字发展笔谈

下一篇:论“词调 模式化”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