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职称评审 11类人免考外语

[日期:2007-01-21]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黄一钢 [字体: ]

  11类人免考计算机应用能力

  《细则》规定,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1.年满50周岁。2.博士学位获得者或留学回国人员。3.申报工艺美术、艺术、文学创作、农业技术、体育教练员、乡村卫生专业技术资格。4.转评、兼评专业技术资格。5.硕士学位获得者初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6.国家承认的计算机类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人员(不包括其他专业设有计算机课程的毕业人员)。7.获得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8.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取得成绩,并获设区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的人员。9.经组织选派在援外、援藏、支边期间申报专业技术资格。10.机关工作人员调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首次申报专业技术资格。11.乡镇基层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与原有政策相比有五大变化

  张建林解释说,《细则》制定的基本思路是,建立我省科学规范的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体系,形成个人自主申报、业内公正评价、单位择优使用、政府指导监督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与使用机制。从2004年12月《浙江省专业技术资格评价与职务聘任暂行规定》出台后,经过近两年时间的调查研究,光召开研讨会就不下5次,《细则》初稿反复征求各市和省专业技术职务系列主管部门的意见,几经修改才最后完成。下发前,还征求了国家人事部的意见。

  与往年相比,《细则》在人们最为关注的职称外语要求方面有5点不同:1.免予相应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的年限,由过去的女性50周岁以上、男性55周岁以上,统一调整为年满50周岁。2.免试条件之一,从原来要求须在国外取得硕士学位调整为学士学位。3.转评,免去外语要求低的职称转为高的职称时须进行职称外语考试的原有要求。4.对翻译、外语专业的申报者原要求通过第二外语,现在不作要求。5.对申报现代工艺美术、艺术、乡村卫生等专业,由原来要求考外语,改为不作要求;对申报会计、经济、统计、审计、新闻、出版等8个系列专业年龄在40周岁以上的,由原来要求考外语,改为不作为必备条件。

  张建林说,职称评审条件既有像外语这样放宽的,也有提高的,如计算机应用能力,原免考年龄为45周岁,现提高到年满50周岁。这是因为计算机现在很普遍,人人要用,申报者借机学习有好处。总的原则是,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别、不同年龄区别对待,规范评审。

  政策调整不会加剧申报难度

  张建林说,近几年来,在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各省有各自的做法,导致省与省之间、省内各市之间相互攀比,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做法和质量差距较大,甚至有些地方为部门经济利益,擅自放宽评审条件,越级评审专业技术资格,造成不良影响。我省出台《细则》,对于规范全省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十分必要。同时,《细则》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能有效解决专业技术职务系列间的低水平攀比,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只比待遇不比能力、业绩、水平差异等问题,减少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人情、照顾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从而提高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公平公正性和科学性,转变政府职能,转换政府在职称工作中的角色。

  据省人事厅统计,2006年全省高级职称申报者有1.7万人,通过的在1.3万人左右。“2007年的申报数具体多少现在还估计不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人数会增加。”张建林表示,“但它不会增加大家申报的难度,因为根据规定,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不存在指标问题,不受单位岗位职数和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的限制。”

  各方对职称评审政策调整表示欢迎

  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研究所副所长何兵博士认为,设置“外语槛”严重不合理。它的实质是在知识领域实行计划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一种“余毒”。从实践来看,许多参考人员仅仅是出于应付考试来学外语。外语对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一点作用都没有。这种外语考试,浪费了考生的精力、财力,而无实益。何兵说:“什么样的知识对其本人有益,本人最具有确定权。一个单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人才,单位最具有确定权,但他们的选择权全部被国家垄断了。这和《行政许可法》的精神完全背离。

  省记协秘书长陈宗泽说,我省职称评审中放宽对外语的要求非常好。实际上,许多采编人员外语用到的机会很少,大家工作都很忙,为了评职称费神费力,而放松了业务钻研,很不值得。我个人对这一转变十分支持。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省新闻高级职称评审专家邵培仁听到这一消息后说,这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现在很多人特别是新闻系统第一线的编辑记者,用外语的机会不多,评职称要考外语要求太高。但对国际广播电台采编人员,驻外记者和参与国际采访的,我觉得外语要求就要高一些。以前在职称外语上“一刀切”,使不少特殊人才、专长人才,特别是艺术人才的才能得不到施展,得不到更高层面的教育,得不到社会认可,这是十分遗憾的事情。当然,不能因此在人才培养上,对外语不做要求,特别是在目前国际化、全球化的语境里,外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上一页 [1] [2]    


阅读:
录入: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把中国地名全叫成美国的就算国际化?

下一篇:全英文标识为何能畅行无阻?
相关文章       外语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