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工贸中专,湘潭职校,湘潭中专,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湘潭工贸学校,湘潭市一职,学校简介,招生简章,入学指南

语言文字网(YYWZW.COM)>>>专题文>>>中文世纪行

东方明珠-汉字-异彩重光

毕可生

汉字是世界上一颗璀璨辉煌的东方明珠。它作为一种文字体系,历史悠久,影响广远。但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汉字被信奉洋文,崇尚西方语言学,迷惑于貌似革命的马尔学派的若干人士贬损得毫无是处。几乎使明珠蒙尘、美玉玷污,稀世文明险遭灭顶!

只是到了70年代末,汉字的改革经过近40年具体操作,拼音化完全‘栽’在了汉字本身的自然防御机制上,无法逾越方音、标声和同音字的屏障;违反文字发展规律的简化的复古返祖做法,也颇遭知识界的非议。近10年来,海内外不少有识之士更奋起批判‘汉字落后论’和‘汉字难学难用论’,为汉字平反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就个人印象所及,如美籍华裔唐德刚教授的肯定汉文字的优越性,预言汉字电脑输人的必将成功;心理学曾性初教授的全面探讨性的长文《汉字好学好用论》;袁晓园教授十年艰苦开拓,致力于为汉字平反的事业,提出‘识繁写简’统一汉字的可行措施,并与语言学家徐德江先生共创独树一帜的《汉字文化》期刊和汉字国际研究会,鼓吹与弘扬汉字文化;安子介先生的长篇中英文巨著《解开汉字之谜》,在海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他发展古人的声旁有义说,不仅改正了对‘形声字’性质的错误认识,而且为文字与语言的辩证发展关系提出了有力的佐证。以上这些成就与对汉字和文字改革的新认识也得到了海内外诸多著名学者的支持,如钱伟长、巴金、赵朴初、以及李约瑟博士、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先生等人。到1986年国务院明令改变文字改革委员会的名称为文字工作委员会,表示出党和政府停止文字改革的决心。

在此期间,就个人管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王永民先生五笔字型汉字电脑输人法的发明,它不仅一举解决了汉字“现代化”的难题,用实践证明汉字是最适应电脑应用的一种文字。它的输入速度与单词码值之节省都远非世界上任何拼音文字所能望其项背。王选院士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中文印刷的落后面貌,给中文出版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还有四通公司中文电脑打字机的的推广等.所有这些事实,无可争辩地显示了汉字的优越性。只要稍具社会和科技发展常识的人,都会理解这些事件对于使用汉字或部分使用汉字的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意义。尤其在电脑世纪到来的时候,汉字这颗东方明珠的异彩从此获得重光!

    文字定义的正确界定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在西方的语言学中,文字一直被定义为“语言的书写符号”。即使是索绪尔虽然承认汉字是表意的符号,甚至说了“人们只能通过文字来认识语言”的话,但是,最终他还是不敢动摇语言对一切人类社会符号的万能的主宰地位。这样一个基本错误的定义被历代的语言学家们吹嘘得越来越神。但是,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ISM)的社会学家布鲁默(H.G.BLUMER)说得好,“社会是人们之间进行符号互动的结果,人类社会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符号互动”。当然,布鲁默这里所谈论的主题是社会,可是,他把人类表达思维和进行社会互动的‘工具’统称之为‘符号’却比语言学家们的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因为,这样一来,语言就脱离了它那神圣宝座,而成为人类表达思维和社会互动的符号之一了。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语言的角色自然非常重要,社会虽然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但是维系这种关系的纽带却是语言,所以,语言是与人类社会共存的。“从有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存在”,语言不能离开社会,离开语言的社会也将解体。不过,语言虽然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符号系统,但却并不是唯一的。文字是人类社会另一种同样重要的符号系统。

在《古代社会》中,摩尔根说:“文字的使用是文明伊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认真地说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恩格斯在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和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对《共产党宣言》的修订中,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肯定。他甚至在《共产党宣言》的“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历史”字样之下特加了“确切地说,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一句,并且在文字之下还特别加了着重号,以强调文字对历史和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但尽管如此,有人仍然强辩说:“文字只是记载语言的工具,文字本身不可能创造文明。”甚至斥责说“这是严格逻辑意义上的颠倒”。(见陈陈源《社会语言学》112)但是,在人类的世界和历史上,却有两件无可辩驳的事实:其一,是在人类有过和现有的三四千种语言中,形成文字的连1/10都不到。而且凡是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都难于摆脱社会的落后状态,进入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其二,是世界上终于还有一个不是记录语言的文字--汉字,这一事实是连语言学大师索绪尔都要承认的。(见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P51)汉字和使用它或部分使用它的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是对上述的语言学家一记当头棒喝。他们怎么也弄不明白,文字所记录的并不是那声音的‘外壳’而是它的‘内涵’,也就是人的思维和社会互动的信息。我们说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类有语言,而动物只有表达感觉和反应的叫声,叫声和语言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后者有复杂的思维内涵和信息的互动。抽去了这个内涵,声音也好,语言也好,只是噪音。语言学家总要把文字的“形、音、义”绑在一块。其实对于拼音文字来说,形是次要的,他们主要是由声达义,而对于汉字来说,声也是次要的,它主要是由形达义。使用汉字的民族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同一个汉字的读音千差万别,却不影响它的达意。拼音文字的宇形和拼法五花八门,只要拼出正确的读音,也就达意了。所以,我认为文字定义的正确界定应该是:“文字是人的思维和社会信息的书写符号”。这个定义既适合于汉字,也同样适合于拼音文字。至于其它的附加义,都是这一定义派生衍化的必然结果,不是定义必不可少的基本特性。

                      文字---人类文明的摇篮和文化的基础

文字与语言相比,它们在彼此的优缺点上互有短长。语言方便而快捷,文字则可传之久、远和积累人类知慧、传播记录经验。语言的发展迅速而多歧变,文字则要求继承一贯并能广为传播。因此,只有在有了文字之后,人类才能更有效而广泛地积累和传授自己的经验、技术和知识使社会进人一个文明的时代,并产生与过去相比飞跃一样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因为语言虽然使人类结成了社会,但是它的依赖于声音的短暂的历时性和有限范围的共时性是无法完成创建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袤的伟大文明社会的任务。所以,文字使用得越长久,传播得越广远,经验、技术和知识的文化积累越丰厚,社会也就越进步。这就是文字创造了文明和历史的道理!

文字是与以它为基础的文化共存的。一种文字既然诞生了一个民族和社会的文明,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文化,那么,这种文字也就成为这个民族文化的基础。因为这个民族的文化正是使用这种文字历经时日,把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积累了的。反过来这个民族的人民又是通过对这种文字学习与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并仍然是使用这种文字把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和推进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到了语言学家那里,就被弄得颠倒混乱,反过来还要说别人是‘严格逻辑意义上的’颠倒。

                           汉字最能体现文字的社会功能

文字的社会功能,就是要将人的思维和社会信息传之久远。文字离开了向永久传递,向远处播送,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社会意义。而语言依附于声音,所以无法实现这样的社会功用。因此,一种文字如果只是书写语言,那么它只是语言在时空上有限的延长。而且,它也就无法摆脱语言在地域上歧变的缺陷,在历时上时有更改,或受诸多社会因素影响,如外族人侵、民族迁移等,而发生变异的先天不足。所以,一种文字越是能摆脱语言的羁绊而直接反映、表述、传递人的思维和社会信息,那么,它也就越能更好地实现和完成它的社会功能。而汉字就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最能体现文字的社会功能的一种文字。

文字起源于图画,这已是包括语言学家认识在内的不争的事实!图画自然不是表述声音的,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为什么拼音文字要表述语言?而不是表述那个语言的‘内涵’?!其实,拼音文字的祖先,大都曾是表意的象形文字,只是后来才找到了拼写语言的这种方法。拼写语言只是文字造字的一种方法,它就像汉字找到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造字方法一样。可是经过亚里士多德那么一归纳,从此方法就变成了目的,文字也就成了语言的书写符号。2000多年以前亚氏看花了眼的这样一个结论从此成为西方语言学不可改易的定论。其实世界上一切文字都是表‘意’的,也就是表达人的思维和社会信息的。除了汉字,像数、理、化所用的一切符号,虽被称为符号,其实也就是一种‘文字’,它们因为具有了文字的标准特征,才能通行古今和全世界,发挥了文字的最大社会效能。从发展和现实的观点看,世界上有影响的拼音文字也都在向‘定形化’转化,尤其当这种文字形成了较大的文化积累之后,更是如此。文字应该是表意的这一点,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里就说得很清楚了。他在《丽辞篇》中说:“心生文辞,运载百虑”,正是这个意思。

                   不宜在大文化的文字基础上进行改革

文字产生的最基本社会目的,就是将人类的思维、信息、经验、技术和知识等,传之久远。如果改来改去还谈什么长久和遥远?拼音文字最致命的缺点就是它不得不在地域上、时间上随语言的歧变而改变,否则它只能脱离语言成为不变的拼音表意符号。这是我在上文已说过的。此外,当一个民族文化因使用某种文字体系而积累丰厚的时候,对这种文字体系的改革就是对这种文化的破坏!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诸多涉及文字发展与改革的事实,值得我们今天引以为戒。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蒙古族入主中国时,他们己经有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是他们并没有强制推行自己的拼音文字和语言。满族入主中国时,同样也有了自己的文字和语言。但是他们也同样没有强制推行自己的文字和语言。相反,他们都在使用汉字的长期过程中放弃了自己的文字和语言或部分地放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融人到中华文化的巨大洪流之中。这是因为汉字在实际上已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字和传递思维与信息的工具,成为学习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工具。从而使蒙、满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都得到了发展,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文化业绩。与此相对照的是1036年李元昊令人仿汉字的造字法创造笔画非常繁复的西夏文字强迫人民推行。其目的不过是要割断与中原文化的联系,愚弄其人民,实现其自成一国的始皇帝的梦想。西夏文到1227年西夏灭亡后就成了死文字。到了近世只有两种文字进行了改革。一是二十世纪初土耳其的基马尔(一译开莫尔)将土耳其原使用的阿拉伯字母改为罗马字母。这一改革并未改变土文的拼写结构,只是字形的改变。另一是花容月貌奸乔巴山将老蒙文改为西利耳字母。虽然这也是一种拼写结构的改变,但九十年代未的蒙古政府已将其定性为卖国行为。

由此可知,创制一种文字以割断与原来大文化的联系,或在一个大文化的文字基础上进行阉割手术,或者是对形成这一大文化基础的文字进行改革,它的结果必然是破坏或阻滞这一大文化的发展。因此,中国政府在80年代坚决取消文字改革而代之以文字工作,这一做法就像恢复社会学一样明智与正确!

    无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汉字

乔姆斯基(N·CHOMSKD发现了人类语言的‘生成性’,并把这种生成性看作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能智慧。他认为:当一个人掌握了母语的一些词汇和句式后,他就会自已生成无限的新句来。安子介先生发现了汉字的类推联想功能,并认为这是人的思维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推理的产物。他们的发现和认识为我们理解语言和文字如何发挥和表达人的思维提出了极有益的启示。乔姆斯基说的是语言中句子的生成性。这当然是因为乔姆斯基是西方的语言学家,他无法摆脱西方语言学那个蹩脚的‘文字是语言书写符号’界定的桎梏,所以,看待语言和文字总是从语言开始。安先生指出汉字的类推联想功能,使我们看到汉字的生成合成性却是从‘字’就开始了。这是因为汉文字是词符文字,基本上字词不分,汉字的这种组字构成,使汉字像给人的类推联想思维加上了翅膀,更利于生成合成新词以表述人的思想。例如:汉字是由大约540个部首和若干偏旁所构成。这些部首中98%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郑樵说:“三百三十母为形之主,八百七十子为声之主,合千二百文而成无穷之宇。”这就是说汉字只用有限的偏旁部首就可以生成合成出无限的文字来。事实上,汉字正是这样由《说文》的9000字,生成合成到现在的5万多字。

汉字的单字和多字词的发展虽是交叉进行的,但无疑古代主要发展的是单字生成字(),但到了近代则主要是发展多字词了。多字词也与单字的生成合成采取了同样的程序,以《中文大辞典》为例,该书收字5万余,但其中收合成多字词却达37万条。而且这些合成词有80%以上是只用六至七千常用字合成生成的,即由常用字合的合成词可达30万。相反,以英文为例,近20年,每年以500以上的新宇在不断增加,其中创新、外借而造的新词占绝大部分,合成、添义而成的新词只占少数(且合成必定会大大增加其输入码值)。即以《英汉辞海》(所据原本,基本上为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English Dictionary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为例,共收英文辞条52万条,其中合成词只有4万余条,减去18万后缀不同的派生词等,余下31万单词,如再尽最大估计减去1万口语中使用的词(这就是卢赣章和某些文改家所说的:字母与切法习完,基于字话一律,凡字能无师自读)。那么,剩下的30万个词都是知识词、学术词、技术词、专业词、外来词,就是说英语民族的人也要通过习得才能学会的。英文30万单词和中文常用字合成生成的30万生成合成词,相比之下足可以看出汉字生成合成词的无比巨大的优越性!

曾经为汉字的进入现代化而担忧的好心人和以此为借口要改革汉字的人,都应该放心了吧! 因为,汉字的生成合成潜力,足以用最简便的方式应付现代化的需要而游刃有余! 这也是任何拼音文字难以比拟的!!

   汉字的统一和展望

汉字是这样一种文字,它具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它可以适用于各民族和讲各种千差万别语音的使用者。因此,它的统一是必然的。在历史上,它曾经统一过中华大地上的众多民族,甚至像蒙、满那样有自己语言文字一度统治过中国的民族。它的统一既不是凭借武功和霸权,而是凭借它的方便易学和它所涵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把文明和智慧带给接纳它的人民。它不仅在中华大地上受到钟爱和崇敬,而且,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把它的光明远播到整个东亚,从而在本世纪之前形成了一个延续了将近1500多年的汉字文化圈。这个文化圈基本上包括:中华大地、日本、朝鲜半岛、越南及东亚等地。

未来的世界,集团或地域联合的社会经济共同发展,己经成为一种有目共识的趋势。那么,具有共同或相近的信息交流手段汉字和汉字文化圈的重建与发展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近20年来,汉字文化圈内的各民族都对汉字的优越性进行了再认识,如日本已将常用汉字由原来的1850个增至1945个,同时,也发现了片假名(日译外来语)泛滥问题的危机等。韩国也在一定范围内恢复使用谚文与汉字夹用的文体。

现在首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统一汉字的问题。这不仅是使用汉字各民族的问题而且也是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要求。例如,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已经编出并通过了包括20000传统汉字(我认为应取消繁体这名称而代之以传统宇较为合宜)600个简化字(不包括类推偏旁)ISO-10646的汉字字库软件,急侍海峡两岸的认定。所以,统一首先是使用汉字的中国人之间的统一;其次是汉字文化圈内的统一。但是,历史上和世界上的任何统一,都是在兼容并蓄、取长去短、求大同存小异,尊重现实的原则下实现的。如果排除异己,唯我独尊,搞清一色,也就无统一可言。4000年的汉字发展与传播正是因为它有一种‘博大的胸怀’,才使它不仅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有的文化基础和交流工具,而且,远播于东亚各族,并在他们对它做了适应本民族语文情况的调整以后,已成为他们各自语言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这种大环境下,应逐步使汉字取得统一。其步骤是:

首先是承认各方面既成事实,这不光说的是大陆保持现有的简化字和台湾、港、澳、海外保持现行的传统字,而且也包括日、韩的汉字及其特有的字义和少数自创字,以收兼容并蓄之效。

在文书处理现代化方面,海峡两岸则应实行一对一的文字转换原则,取消个别违背汉字发展规律的同音假借的简化字,以便于中文电脑软件的兼容转换,有利于两岸文化信息的交流。联合国既然已经编制出汉字的通用软件就应以积极的态度给予认定,以利于中文电脑软件的生产与普及,迅速改变各自为政,纷乱复杂的局面。

在文字的认知与使用上,‘识传统写简化’(识繁写简)已经获得从南到北知识界广泛的认同和赞许,对此采取驼鸟的态度是不对的。应该提出具体的措施积极予以推行,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同时,在清除汉字难学难认论流毒的基础上研究推广各种新的已获成就的汉字识字法,不仅在中国范围之内,而且在亚洲汉字文化圈内推行汉字识字教育。同时,立刻停止给小学生带来沉重负担的汉语‘拼音文字’教育。

汉字发展的总趋势不是简化,这不光是汉字如此,世界文字莫不如此。所以当务之急是首先停止再造违背汉字发展规律的简化字,尤其是完全改变汉字原有结构的生造宇。乱改传统字才是有背文字规范化和爱国主义原则的总根源。而且,基于汉字具有无限生成新词的生命力,汉字无须再造任何新字以适应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只根据新义以现有字组成新

词,或赋与旧字或词以新义就可以了。

所以,建立一个包括亚洲使用汉字的各方、各民族,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对汉字的发展、应用进行沟通、协调、咨询和合作的机构,是重建汉字文化圈的最为迫切的要求。可以相信,在预期的将来,在汉字文化圈内对汉字的优越性认识一致的基础上,一个汉字的大有作为的新世纪必将出现在亚洲的地平线上!

(原载《东方文化》1996年第一期,在语言文字网发表时,作者对个别地方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改。)

汉字的奥秘

井田汉字,独一无二的汉字结体构形理论,科学地解决数码时代汉字所面临的问题。

湘ICP备05008125  语言文字网  2003-2013©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湖南(湘潭市工贸中专学校)  电话:0731-5257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