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工贸中专,湘潭职校,湘潭中专,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湘潭工贸学校,湘潭市一职,学校简介,招生简章,入学指南

  

大陆知识分子的心愿与期望

江澄格

 

拙作“历史、文化与艺术的结晶——中国文字的趣味”一文,于去年12月21日在中央日报“长河”副刊上发表后,突然于昨日接获由“长河”转来一封发自大陆上海虹口,由周胜鸿先生所写的来信,信中多承溢美,略以:在中央日报1992年12月21日“长河”副刊上,拜读先生大作“历史、文化与艺术的结晶”一文之后,深有启发,获益非浅,想与先生作文字交,在海峡两岸共商汉字“书同文”等语。发信的日期是在去年12月26日,信中并附来周先生在“国语日报”上所发表的“思想与人”以及“遥祭胡适之冥诞”两影本,另告知渠曾在香港“语文建设通讯”杂志上,先后曾发表过“致立夫先生一封公开信”(该刊32期1991年4月号)、“由‘一刊两字”想到的”(该刊33期1991年7月号)以及“试订‘统一汉字总表’”(该刊1993年元月号)等三篇文章。但所憾未附大文,致不克拜读,对内容无从尽悉其详,信末并烙有三方金石,料亦周先生手下杰作。一颗为篆体字,曰“学术交流”,另一方同为篆体字,系周先生之大名。最后一石是条方形,也是篆体刻的字是“自然真人”,印文清晰秀雅刻工不错,若是将三印串联而观,则其文是“自然真人周胜鸿学术交流”,因之也就显现出确切含义,同时也表达了一个身在大陆,却关心中华文化,从事于文教工作知识分子的心愿与期望。

从周先生所附的大作:“遥祭胡适之百岁冥诞”一文中,约略地可以看出,周先生是一位已“知天命”,在大陆中学担任语文教育,从事于教职的工作者,平时醉心研究汉字、热爱中华传统文化、有志于探讨海峡两岸“书同文”的问题。由他著手“试订‘统一汉字表’”一事来看,周先生不仅只是在坐而言,他已然在起而行了。这也不仅是对汉字的“恢复旧观”有其肯定的作用。大陆上象周先生这样以维护中华传统文化为使命的知识分子,料必还大有人在。(原载台北《中央日报》1991年5月12日,此为其中一段)致力两岸“书同文”研究记上海上钢五厂普通教师周胜鸿殷仲岐〓冯亚庆周胜鸿,是上钢五厂职工学校的一名已从教三十五年的普通教师。从九十年代初开始,虽然家居浦东洋泾地区的陋室,却致力于海峡两岸“书同文”研究,在沪京港台地区发表文章,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注目。陈立夫为他复信“甚佩高见”,并附赠“玉照一张”。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安子介致函鼓励他“为早日促成海峡两岸文字统一继续努力”。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结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来为炎黄子孙的共同书写文字。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海峡两岸的汉字书写至今繁简不一。周胜鸿有感于此,从九十年代起就萌生了“欲求祖国统一,请从“书同文’做起”的强烈愿望,走上了为海峡两岸简繁汉字尽早统合的漫漫研究之路。

作为一名年近花甲的普通教师,研究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这几年来,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暑去寒来,秉灯笔耕,把每月的收入大部分用在研究上。工夫不负有心人,周胜鸿至今已编制了有六千个标准化汉字的《统一汉字总表》和《海峡两岸常用汉字字形比较分析表》,编撰了《中华传统文化十日谈》等著作。并继续向海内外专家学者求教,博采众长,将海内外二十余位学者近年来关于海峡两岸“书同文”言论辑录成集,供众人参考。更为可贵的是周胜鸿把单位增配的一间十四平方的住房开辟为“海峡两岸书同文学术研究资料室”,每逢周二对外开放,无偿服务,让更多的人来关心“书同文”。

周胜鸿关于“书同文”的呼吁和研究,现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上海的《联合时报》、北京的《团结报》和台湾的《民众日报》、《中国时报》等十余家报刊刊登了他的论文。这三年来,他发表论及“书同文”的学术文章四十余篇。他说:我虽是一介布衣,但能为海峡两岸的尽早统一作出贡献,是我的毕生心愿。

(原载香港《大公报》1996年11月28日)

井田汉字,独一无二的汉字结体构形理论,科学地解决数码时代汉字所面临的问题。

湘ICP备05008125  语言文字网  2003-201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