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网络版)第三部份:汉字书同文研究已成“燎原之势”

三、先后在各地举办十二次汉字书同文研讨会

[日期:2010-03-18] 来源:语言文字网  作者:上海汉字研究史料馆 [字体: ]

三、先后在各地举办十二次汉字书同文研讨会

“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是民间汉字书同文研究学术沙龙的主要活动形式,由一批海内外汉字书同文研究者发起和组成。从1998年8月开始,每年举行一次,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二次,先后与会的海内外学者和朋友共有378人次。

(一)、第一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举行日期:1998年8月1日至3日。

与会人士:上海钢铁五厂培训学校高级讲师周胜鸿、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编审俞步凡、上海教育学院退休教师温应时、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讲师孙剑艺、安徽黄山市祁门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倪永宏、广东汕头大学教授朱永锴、研究生陈慨丽等共七人。

会议概况:会议达成以下共识:

1.“汉字书同文研究会”是一个民间自发的纯学术性的研究团体,凡是关心书同文的人士皆可参加。目前处于筹备阶段,待条件具备时,申请办理相关手续,经批准后宣布正式成立。暂设筹备组负责筹建和联络工作。筹备组成员有: 黄作宏、周胜鸿、俞步凡、孙剑艺、朱永锴、陈慨丽、倪永宏。

2.会议决定于1999年8月在上海举行第二次研讨会。

同年9月26日的安徽《黄山日报》和12月出版的第58期香港《语文建设通讯》对会议作了报导;《语文建设通讯》还全文刊发了《第一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公报》。

(二)、第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举行日期:1999年8月14日至16日。

与会人士:上海钢铁五厂培训学校周胜鸿、上海译文出版社俞步凡、上海研究者叶信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颜逸民、上海《文汇报》主任记者孙政清、上海交通大学高级工程师李公宜、北京研究者马治平、山东潍坊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冯寿忠、安徽祁门一中倪永宏等共9位。

四川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刘又辛教授和浙江嘉兴的李士琦先生给会议发来了贺信。

会议概况:

与会人士讨论了周有光先生1999年6月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汉字应用与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的“……以民间学术团体的地位进行三方面的共同磋商,建立汉语汉字的共同规范,开辟一条使汉语汉字向前发展的新的道路”的倡议,呼吁两岸四地的学术团体、语文工作者响应这一倡议,共同努力,争取早日实现“汉语汉字的共同规范”。

会议决定于2000年8月在上海举行第三次研讨会。

北京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通讯》、湖南师范大学《语言理论通讯》、香港《语文建设通讯》对这次会议作了报导。

(三)、第三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举行日期:2000年8月13日至15日。

与会人士:共计26位。

会议概况:

与会人士讨论了有关汉语汉字共同规范的一些问题,重点有非对称简繁字的使用与调整、汉字计算机输入编码等问题。

通过讨论,与会人士取得了三点共识:

1.向有关刊物推荐冯寿忠的论文《谈非对称繁简字的调整》和湖北黄冈师范专科学校副教授汪化云的论文《“非对称繁简字”整理问题初探》;

2.编辑出版《汉字书同文研究》第1辑。由沈克成任主编;周胜鸿、冯寿忠任副主编;孙剑艺、孙政清、俞步凡任编委,定于次年春季正式出版;

3.把原来的“上海海峡两岸书同文字学术研究资料室”扩建为“上海汉字研究史料馆”,广泛征集古今中外有关汉字研究的著作和资料,为海内外学者提供交流和服务。

会议了解到与会的湖南湘潭人士胡敬禹先生会做网页,提出了建立一个《汉字大同网》网站的动议,并托付胡敬禹先生负责具体操作。

会议决定于2001年8月在上海举行第四次研讨会。

上海语文学会陈必祥教授在闭幕会上致辞;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主席姚德怀先生发来贺信并捐助资金;新西兰基督城华人作家协会会长石莉安女士发来贺电并捐助资金。会后,与会代表参观了上海浦东新区。

北京、湖南和香港的相关语文刊物对这次会议进行了报导。

(四)、第四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举行日期:2001年8月12日至14日。

与会人士:上海、北京、安徽、江苏、湖南、浙江、香港、台湾、新西兰等共32位。

会议概况: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领导王均先生代表学会和会长苏培成教授个人于2001年8月4日来电表示祝贺;北京张学涛、李乐毅、黑龙江戴昭铭、陕西西安林允富、云南昆明张在云、山东济南孙剑艺、潍坊冯寿忠、江苏杨州张其均、湖南湘潭胡敬禹、浙江温州沈克成、杭州何华珍、香港姚德怀、胡百华、台湾张荫民、林文俊、黄作宏、新西兰石莉安等人士给会议发来贺信或贺电。

全体与会人士联署了《致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的感谢信》,信中说:“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经常的关心和支持,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委托与会的中央民族大学赵明德先生于会议结束后返京面交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苏培成会长。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周有光先生为我们主编的<<汉字书同文研究>>(第一辑)的题词“书同文是21世纪必须实现的目标”。与会人士围绕会议主题,从汉字研究、汉字书同文、汉字教学等方面展开了讨论,分析了汉字研究、汉字书同文和汉字教育的关系。会上演示了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内的多种先进的汉字教学模式。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早日实现书同文,汉字研究、汉字教育才会迈上新的台阶,汉字才能在21世纪更好地发挥她的巨大威力。

研讨会闭幕式在上海市民办双翼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举行。与会人士观摩了这所现代化新型学校独创的计算机汉字教学法。

会议决定于2002年8月在上海举行第五次研讨会。

(五)、第五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举行日期:2002年8月11日至14日。

与会人士:上海、内蒙、山东、安徽、湖北、江西、浙江、广东、台湾、澳大利亚等共计43位。

会议概况: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汉字教育、汉字研究与汉字书同文。会务组于8月10日19时在多伦路99号点石斋茶馆举行了欢迎外地代表茶话会。会议收到论文20多篇。在代表发言的基础上,会议讨论了《关于部分繁简字、异体字和新旧字形标准化整理的学术建议》,并寄交语文杂志。周胜鸿先生向与会人士介绍了同年6月参加在安徽大学举行的“简化字问题学术研讨会”的情况。

由冯寿忠主编的《汉字书同文研究》第3辑在该次会议上正式发行。

这次研讨会通过了致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的感谢信。信中说:“早在1998年2月由贵会主办的《词库建设通讯》就全文发表了《汉字书同文研究会筹备简章》,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贵会是我们研讨会的第一个支持者。1998年8月1日,各地学者来到上海如期举行了第一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从那时以来,我们的书同文学术研究,一直得到贵会的关切。《语文建设通讯》及时报导了我们所有的学术研究活动,发表了不少由我们提供的书同文学术论文。姚德怀主席和胡百华主编更是经常关心和支持我们,又慷慨捐款资助论文集的出版。2002年3月28日姚德怀先生还特地来参观上海汉字研究史料馆,与我们共同研究书同文。我们再次表示衷心地感谢。”

会后,组成了书同文学术研究的顾问班子《汉字书同文研究》丛书编审委员会,成员如下:主委周胜鸿;副主委沈克成、何华珍、冯寿忠;委员俞步凡、孙剑艺、戚桐欣、倪永宏、林允富、李禄兴、胡敬禹。

会议决定于2003年8月举行第六次研讨会。

(六)、第六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举行日期:2003年8月10日至12日。

与会人士:上海、北京、辽宁、内蒙古、山东、江苏、浙江、广西、台湾、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共计42位。

会议概况:

这次研讨会由上海汉字研究史料馆与浙江财经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联合举办。会议的主题是“信息时代的汉语汉字书同文、语同音、词同字研究”。

由李禄兴主编的《汉字书同文研究》第4辑在该次会议上正式发行。会议决定由浙江财经学院蔡新中研究员和何华珍博士担纲主编第5辑。

8月7日,正在北京参加科研项目的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余志鸿教授特地从出差地给会议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 [1] ]

会后,与会人士参观了“上海汉字研究史料馆”位于浦东新区华夏东路1152弄沙田公寓27号202室的新址,部分人士游览了浦东新区。

(七)、第七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举行日期:2004年8月14日至16日。

与会人士:上海、北京、黑龙江、内蒙古、安徽、浙江、深圳、台湾、澳大利亚、瑞典等34位。

会议概况:

这次会议至始至终均在新凯福大酒店五楼的宴会厅举行。

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费锦昌教授到会并讲话;台湾铭传大学副教授王敏东博士、瑞典隆德人民大学华裔教师冯隆先生、深圳大学副教授张林涛博士等人士是首次参加研讨会。

上海书法家顾大白先生在开幕式上向会议赠送了篆刻作品“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这件篆刻作品后来被运用到《汉字书同文研究》第6辑和本书的封面设计上。

湖南长沙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机关的饶福明先生在接到会议的邀请后,因工作忙不能抽时间赴会,特地给会务组寄来50册个人多年的研究成果《汉字改革方案设想》一书,委托会务组代为赠送与会人士。

由蔡新中和何华珍主编的《汉字书同文研究》第5辑在这次会议上正式发行。会议决定由上海汉字研究史料馆馆长、丛书编审委员会主委周胜鸿和丛书编校组陈明然为第6辑主编;并决定于2005年8月举行第八次研讨会。

会议收到了上海市语文学会会长许宝华教授于7月18日发来的贺信和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主席姚德怀先生于8月2日发来的贺电。

(八)、第八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举行日期:2005年7月25日至26日。

会议地址:四川成都茶店子北街金府路1号金池渔庄桂花厅。

与会人士:四川和成都、黑龙江、辽宁、山东、上海、湖北、浙江、台湾、美国等共33位。

会议概况:

会上宣读的主要论文有:

周胜鸿先生的《非对称繁简字是信息时代汉字走向互联网的瓶颈》、台湾铭传大学王敏东博士的《不对称汉字在台湾接受度之调查》、上海财经大学彭嘉强教授的《论书同文与和谐社会》、绵阳日报社文然先生的《汉字书同文与新闻媒体》、南京大学博士生焦冬梅女士的《关于汉字发展趋向的思考——读上博简〈孔子诗论〉有感》、浙江温州陈明然的《从汉字信息处理看异体字整理》、辽宁丹东陈家骥《汉字整理建议》等。

由周胜鸿和陈明然主编的《汉字书同文研究》第6辑在该次会议上正式发行。

成都电视台的记者到会议现场进行了采访,并于当晚该台五频道进行了报导。

会议收到来自海内外的贺信、贺电十多件。发来贺信、贺电的有北京、陕西、江苏、上海、湖南、浙江、广西、香港、台北及瑞典、加拿大等地的社会团体和专家学者。他们对本次研讨会在成都顺利举行及第6辑《汉字书同文研究》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并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会议闭幕后,依据部分非四川省籍与会人士的愿望组织了旅游活动。参加者参观了成都城内的武侯祠、杜甫草堂、望江楼公园、青羊宫和位于都江堰市的青城山、都江堰;以及乐山大佛景区、眉山的三苏祠等名胜古迹。

 

(九)、第九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举行日期:2006年7月23日至24日。

    会议地址:四川成都茶店子北街金府路1号金池渔庄桂花厅。

与会人士:重庆市、成都、北京、上海、四川等25位。

会议概况:

来自北京的两位专家把他们多年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会上进行了演示,受到与会人士的欢迎和好评。台湾铭传大学王敏东副教授提交的论文《日本所造汉字(和字)的传入》,由于作者本人因其它学术活动在日期上有冲突未能与会,由作者委托会务组代为宣读。

会议还放映了于同年4月20日在上海汉字研究史料馆举行的《纪念汉字改革50周年座谈会》的录像片。

这次研讨会收到了来自安徽、浙江、台湾、加拿大等地专家学者和学术团体的贺信和贺电。

根据自愿原则,会务组在会后组织部分与会人士游览了峨眉山、乐山、青城山和都江堰等名胜古迹。

(十)、第十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2007年8月1日是我们民间自发的汉字书同文学术研究活动十周年纪念日。为了进一步推动书同文研究,计划在纪念活动中做好两件事:

1.2007年8月1日在上海举行第十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暨汉字书同文学术沙龙十周年纪念会,邀请70-100位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各界新老朋友与会。

2.计划在会前编辑出版《民间汉字书同文研究十周年纪念文集》,由周胜鸿任《纪念文集》总策划,陈明然任《纪念文集》主编。

决定会务组由第一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成员周胜鸿、俞步凡、孙剑艺、倪永宏4人组成,并确定由倪永宏致开幕词;由孙剑艺致闭幕词。

会议时间:2007年8月1—2日 

会议地点:上海咸亨酒店百草园 (多伦路22号,四川北路口)与会人士(58位)。

会议概况:

宣读了十周年纪念贺词(苏培成、李乐毅、戴昭铭、姚德怀等),上海财经大学彭嘉强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陈光磊教授、国家语委语研所费锦昌研究员、李公燕(美国)致贺词。会议宣读、讨论、交流了第十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十余篇。最后,由会务组成员、山东大学孙剑艺教授致闭幕词:《再努力十年,把祖国书同文大业推向胜利》

会后参观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鲁迅纪念馆、鲁迅故居。根据自愿原则组织去宁波、杭州、绍兴参观旅游。

(十一)、第十一次汉字书同文研讨会

第十一次汉字书同文研讨会(丹东论坛)分三个阶段举行。

会议时间:2008年7月1日---7月20日

与会人士:上海、辽宁、成都、西安、北京、徐州、无锡、黑龙江、湖北、河北、广西等三十多位。

第一阶段:2008年7月3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举行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了阿城作家协会、妇联负责人等参加,阿城电视台前来采访。

阿城电视台前来采访了陈泰的“新汉字研究”和台湾研究者王尧世的“汉字的检索问题---形声检索法”。部分成员拜访了黑龙江大学戴昭铭教授和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王爱琳编辑。

第二阶段:2008年7月11日在辽宁省丹东市凤凰城东汤镇举行了学术研讨会,来自陕西、江苏、上海、四川、黑龙江、辽宁、北京和台湾的20 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发表了九篇学术论文。

第三阶段:2008年7月20日在北京市举行了一次座谈会,有十八位来自海峡两岸九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与会,有七位研究者发言。

7月18日 ,我们又去了北京。会务组代表拜访了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先生。一百零三岁高龄的周有光先生身体很好,神态安祥,思路清晰,谈笑风生;当他知道我们是书同文朋友时,他的双眼显现出一种兴奋;当我们请他写几句话时,他笑着说:“老话一句----书同文是21世纪必须实现的目标!”

会务组代表还拜访了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名誉会长苏培成教授。我们还专程去拜访了国家语委的几位朋友。

2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状元食府”举行了“北京汉字书同文座谈会”,有来自陕西、江苏、上海、四川、黑龙江、辽宁、湖北、广西、河北、北京和台湾的1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有七位专家介绍或宣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整个会议期间的二十多天,与会同仁拜访了各地的书同文朋友,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接待。与此同时,还游览、参观了东北三省的名胜古迹和北京奥运会场馆。

(十二)、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研讨会

会议时间:2009年8月1日至3日

会议地点:秦皇岛市

与会人士:四十六位(其中有来自新西兰、美国、俄国和澳大利亚等海外学者)。

会议概况:这次会议是由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汉字书同文专业委员会主办的。来自北京、上海、安徽、浙江、四川、河北、辽宁、黑龙江、陕西、湖北、山东和香港、台湾等十三个省、市、地区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及俄罗斯等国共46位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参加了研讨会或提交了论文。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研究、探讨如何解决长期以来困惑人们的“汉字非对称繁简字”问题;占全部论文的五分之三的论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和讨论。与此同时,会议也为几位数十年潜心研究汉字的民间人士提供了交流平台。

会议收到了来自包括香港中国语文学会等海内外的十多封贺电、贺信;与此同时,有12位海内外朋友向会议和出版论文集提供了三千九百元人民币赞助。我们对所有朋友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深切的感谢!

在研讨会上,新西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秘书长黄乃强先生作了精采的发言,他转达了2009年7月18日在奥克兰中区华人协会所在地举办的《海峡两岸同胞漢字座谈会》上提出的设立“中国汉字节“的建议。来自两岸、三地、四国的四十多位与会者经过讨论,一致赞同此项建议。

会议建议:2010年6月在上海举行“第十三次汉字书同文研讨会”,同时出版发行《汉字书同文研究》第八辑。我们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和各界朋友前来参加会议,同时可以参观有24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展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会后,与会者先后分批游览了秦皇岛、山海关、承德避暑山庄和东岳泰山等名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内容导航】
第1页:序言
第2页:一、汉字书同文研究的星星之火
第3页:二、民间汉字书同文研究在各地的传播和发展
第4页:三、先后在各地举办十二次汉字书同文研讨会
第5页:四、在上海举行“纪念汉字改革五十周年座谈会”,香港翡翠电视台前来采访并向海外播放
第6页:五、编辑出版《汉字书同文研究》丛书
第7页:六、开通“语言文字网—书同文研究主页”
第8页:七、民间汉字书同文研究业已载入史册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网络版)第二部份:论文选辑

下一篇:(网络版)第四部份:再努力十年,把祖国的书同文大业推向胜利
相关文章       第十二次汉字书同文学术研讨会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