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语言学评论》第6期(2011-09)

姚 芳:从 语源 辨认 “啤酒” 中 的 两个 语素

[日期:2011-10-25] 来源:语言文字网  作者:湖师大《语言学评论》编辑部 [字体: ]

 

姚 芳:从 语源 辨认 “啤酒” 中 的 两个 语素


在 分析 “啤酒”、 “苹果” 这 一 类 双音节 语言 单位 是 一个 语素 还是 两个 语素 时, 学界 历来 存在 不同 的 看法。有 人 通过 运用 替代 分析法,得出 的 结论 是:“啤酒” 和 “苹果” 都 是 由 一个 语素 组成 的 词。理由 是 替代 法 除了 要求 替代 前后 意义 基本 一致 外, 还 要求 这种 替代 必须 是 双向 的,也 就是 说,要求 两端 都 能 替换, 因为 虽然 这 两个 词 中 的 “啤” 和 “苹” 能 被 替换 成 “白” 和 “水” 等 其他 语素,构成 “白酒” “水果” 等 词,但是 由于 “酒”和 “果” 不能 被 替换, 所以 认为 “啤酒” 和 “苹果” 都 只是 一个 语素;另外 还有 部分 人 通过 把 替代 分析法 和 剩余 分析法 结合 起来,认为 “啤酒”、 “苹果”这 一 类 词 应该 是 由 两个 语素 组成 的 词。 理由 是,因为 “酒” 和 “果” 可以 运用 替代法 很 容易 地 被 认定 为 语素, 再 通过 剩余法 的 手段,我们 可以 先把 “酒” 和 “果” 提取 出来, 那么, “苹” 和 “果”、 “啤” 和 “酒” 因为 处在 同 一个 层次 上,所以 可以 认定 “啤” 和 “苹” 也 是 语素。
笔者 认为,因为 上述 两种 方法 都 存在 缺陷, 所以 在 长期 的 争论 中 谁 也 没 能 说服 对方。

传统 的 替代法 不能 解决 语素 分析 时 的 所有 问题。 由于 语言 是 发展 的,当 人们 一开始 用 替代法 分析 “啤酒” 这个 词 的 语素 时, 在 现实 的 语言 使用 中, “酒” 或许 不 能够 被 其他 语素 所 替代, 但是 随着 语言 的 发展, 我们 现在 又 出现 了 “扎啤” “黑啤” “冰啤” 这样 的 词, 这样 一来, 如果 用 替代法 分析, “啤酒” 便 由 一 开始 的 一个 语素 变 为 两 个 语素 了, 这样 的 分析 方法 显然 缺乏 科学性。 语言学家们 还 喜欢 用 这种 方法 分析 “蜘蛛” “蝴蝶”一 类 词 的 语素 问题。 通过 分析,认为 “蜘蛛” 和 “蝴蝶” 因为 都 只有 一端 能被 替换(“蛛” 和 “蝶” 无法 替换 成其他 语素),所以 “蜘蛛” 和 “蝴蝶” 都 只能 算作 一个 语素。

而 把 替代 分析法 和 剩余 分析法 结合 起来 的 方法 同样 存在 问题。 如果 认为 由于 提取 出来 的 部分 是 语素, 剩下 的 部分 因为 和 前 一部分 处于 同一 层次, 所以 自然 也 是 语素, 那么 现代 汉语 中 语素 的 数量 将 会 大大 增加。 还是 以 “蜘蛛” 和 “蝴蝶” 为 例, 通过 替代法 和 剩余法 的 综合 运用, 我们 可以 得出 “蜘蛛” “蝴蝶” 这 一 类 的 词 应该 也是 由 两个 语素 组成 的。 因为  “蜘” 和 “蝴” 可以 被 替换 成 其他 语素,如 “蛛网”、 “彩蝶” 等,所以 “蛛”和 “蝶” 可以 分别 看作 语素, 再 通过 剩余法 就 可以 得出 “蜘” 和 “蝴” 也是 语素 的 结论, 因此 “蜘蛛”和 “蝴蝶” 就是 由 两个 语素 组成 的 词。

既然 传统 的 两种 方法 得出 的 结论 不能 达成 共识, 我们 是 不是 应该 寻找一种 更 科学 的 方法 来 分析 “啤酒”、 “苹果” 这 一 类 特殊 词 的 语素 问题 呢?

我们 认为 比较 可行 的 方法 是,从 语素 的 定义 出发,通过 追溯 语源 来 鉴定 词 中 的 某 一个 音节 是不是 语素。

因为 语素 是 语言 中 最 小 的 声音 和 意义 的 结合体, 所以 在 判定 一 个 音节 是不是 语素 的 时候, 我们 只要 看 该 音节 是不是 表示 一定 的 意义 就 可以 了, 而 判定 一个 音节 是不是 有 意义, 比较 可行 的 方法 就是 追溯 语源。 通过 追溯 “啤酒” 和 “苹果” 这 两个 词 的 来源, 我们 发现 这 两个 词 都 属于 半 音译 半 注释 的 外来 词语——在 音译 过来 的 外来词 后面 添加 一个 表示 事物 类属 的 成分, 这里 的 “酒” 和 “果” 就是 表示 有 关 事物 所属 的 类名, 给 前面 的 部分 作 了 注解。

人们 根据 英语 “beer”( 一说 德语 “bier”)的 字头 发音, 把 它 翻译 成 中文 “啤(pí)”, 称 它 为“啤(pí)酒”, 可见, “啤” 是 表示 了 一定 的 意义 的 “酒” 前面 因为 加上 了 “啤”, 就 使得 它 从 白酒、 红酒 等 其他 的 很多 酒 中 区别 出来,它 表示 的 是 一种 “以 大麦芽﹑ 酒花﹑ 水 为 主要 原料﹐ 经过 酵母 发酵 作用 酿制 而 成 的 饱含 二氧化碳 的 低 酒精度 酒”。 又 “啤” 作为 音义 结合 体 不能 再 被 分割,所以 可以 认为 “啤” 是 一个 最 小 的 音 义 结合体,也 就是 “语素”。 而 “酒” 作为 类名, 因为 是 最 小 音 义 结合体, 自然 也是 语素。所以,“啤酒” 应当 是 由 两个 语素 构成 的 词。

同样, 我们 来 分析 “苹果” 一词,通过 追溯 语源, 我们 发现,苹果 是 “苹婆果” 的 简称,“苹(píng)婆” 是 梵语 bimba 的 音译, 起初 写作 “频(pín)婆”,而 “频婆” 又 有 过 “平(píng)波”、 “平坡” 等 同音 异写, 它 源于 佛经 中 的“频婆果”。 “果” 作为 类名 同时 也是 一个 最 小 的 音义 结合体, 可以 看成 一个 语素 ,这 一点 没有 争议,而 “苹” 作为 “苹婆” 的 简称, 它 是 有 意义 的。

关于 “啤” 和 “苹” 语素 的 确定 我们 还 可以 用 类比法 来 证明。我们 公认 “沙发(sofa)” “拷贝(copy)” 这些 外来 词语 是 一个 语素, 为什么 我们 把 “beer” 翻译 成 “啤”, 把 “bimba” 翻译 成 “苹婆” 后, “啤” 和 “苹婆” 就 不能 看成 是 语素 了 呢? 显而 易见,这种 说法 行不通。 所以 “啤” 和 “苹婆” 应该 看成 语素。 由 “苹” 是 “苹婆” 的 简称, 所以 “苹” 可以 看成是 一个 简称 语素。

我们 认为, 在 分析 “啤酒” “苹果” 这 一 类 半 音译 半 注释 的 外来 词语的 语素 问题 时,运用 追溯 语源 的 方法 是 比较 可行 而 有效 的。

至于 上文 提到 的 “蜘蛛” “蝴蝶” 这 一 类 词 虽然 和 “啤酒” “苹果” 不属于 同 一 类, 但是 我们 同样 可以 用 追溯 语源 的 方法 来 分析。 通过 追溯 来源, 我们 发现 “蜘” 和 “蛛” 的 本义 都是 指 蜘蛛, 只是 发展 到 现代 汉语,“蜘” 不 再 单用, 而 “蛛” 仍然 可以 单用(能 和 其他 语素 一起 成 词), 所以“蜘” 就 失去 了 作为 语素 的 能力 而 要 与 “蛛” 连用 才有 意义,所以 “蜘蛛” 应该 看成 是 一个 语素。 “蝴蝶” 也 可以 用 同样 的 方法 得出 类似 的 结论。

参考 文献:
[1] 黄 伯荣,廖 序东.现代 汉语[M].高等 教育 出版社,2007.
[2] 叶 蜚声,徐 通锵.语言学 纲要[M].北京:北京 大学 出版社,2008.
[3]齐 沪扬.对外 汉语 教学 语法[M].上海:复旦 大学 出版社,2009.
[4] 周 去非.岭外 代答[M].宋代.

(李 米米,杨 曼 点评:非常 有  条理,让 人 豁然 开朗。彭 泽润 点评:语素 意义 在 现代 汉语 中 往往 不能 独立 做 词 用,追索 历史 寻求 意义 是 必然 道路,作者 找到 了 这 条 路。但是 站在 共时 平面 来看,剩余法 也 殊途同归。“沙发” 因为 是 词,词义 很 清楚,容易 被 当做 语素。“啤酒” 的 “啤” 音译 到 汉语 中 因为 是 词 的 部份,很 容易 让 人 怀疑 它 是 语素。“蝴蝶” 这个 语素 在 构成 复合词 的 时候 可以 简称 “蝶”,如果 “苹婆果” 简称 “苹果” ,只是  “苹婆果” 被 简称 以后 不再 使用。)



上一页 [1]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24] 下一页   
【内容导航】
第1页:封面和目录
第2页:李 宇明:提高 国家 语言 能力 的 思考
第3页:马 庆株:我 是 怎样 研究 汉语 语法 的
第4页:陈 章太:利用 语言 资源,解决 语言 问题
第5页:詹 伯慧:粤语 是 绝对 不会 沦陷 的
第6页:彭 泽润:用 面目全非 的 现代 汉语 跟 古人 交流 不 可能
第7页:任 溪:计算 语言学 的 发展 有赖 语言 现代化
第8页:王 炎梅,彭 泽润:汉语 拼音 缩写 的 读音 要 尊重 汉语
第9页:朱 凌 青青:“清华” 不能 翻译 成 Tsinghua
第10页:王 婧:提高 灾害 中 的 国家 语言 援助 能力
第11页:张 岩:网络 热词 “给力”发热 的 语境 机制
第12页:李 米米:网络 语言 问题 突显 语言 时髦 的 魅力
第13页:赵 金铭:口语 第一 是 初级 汉语 教学 的 基本 理论
第14页:姚 芳:从 语源 辨认 “啤酒” 中 的 两个 语素
第15页:郭 巧玲 :朗诵 中 儿化词 的“儿”可以 读 轻声 音节 吗
第16页:程 芳:电视 相亲 栏目 名称 的 形象性 命名 技巧
第17页:郝 文 等:最 难学 的 汉语 成为 全球 第二 大 商务 语言
第18页:张 君、易 希、任 溪:采访 丁 加勇 老师——求真 致远
第19页:郭 巧玲、李 维:采访 张 娅——做 最 优秀 的 自己
第20页:程 芳、朱 凌 青青:2011 年 上半年 研究生 学习 动态
第21页:朱 凌 青青、李 日晴:2008 年级 研究生 毕业 留言
第22页:【读者 反馈】
第23页:【征稿 启事】
第24页:【主编 和 总监 后记】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语言学评论》第5期【主编和总监后记】

下一篇:《语言学评论》第7期(2012-12)封面和目录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