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电脑时代,我们为什么需要汉字书写?

[日期:2007-09-26]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易杳 [字体: ]
  近年来,一批专家学者强烈表示,汉字和汉语是中华民族应该首要保护的、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汉字都像一块活化石。汉字及其书法艺术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放弃汉字,或者失去了汉字,那就很可能彻底断绝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有一组来源不同的数字,可用以说明汉字书写问题的严重性——
  早些时候,上海进行的“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至80%;对北京一所规模较大的重点小学调查,有41%的学生书写不能达到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一项对平常手写时“提笔忘字”的情况进行的网上调查,1500多人参加的投票结果显示:“经常,好多字都不知道怎么写”占45.2%;“还好,稍微想一下就能记起来”占41.2%;“基本上没有”仅占13.6%。被调查者大多是年轻人,足可看出现在年轻人对汉字的生疏程度。

汉字“书写危机”逼近中国

  电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普及,在成为年轻一代新的书写工具的同时,也成为了中小学生书写能力下降的直接原因。而学校书写教育薄弱,则是书写危机形成的关键因素。
  “书写危机”之说并非耸人听闻。汉字书写在中小学生的世界里从形式到内容出现了空前的颠覆。翻开一些学生的作业本,干净整洁的作业寥寥无几。很多学生的作业、作文、课堂笔记,都是信手乱涂,潦草难辨,书写丑陋,错别字层出不穷,更不用说传统意义上的汉字书写结构、笔画笔顺了。有些学生的作文不得不常常使用胶带纸、修改液来修修补补。甚至在关键的中考或高考,卷面上那些字也写得歪歪扭扭、龙飞凤舞,错别字频频出现。阅卷老师常常皱眉摇头,望字兴叹。他们承认,写出一手好字的考生,分数可能因此多出几分。
  实际上,错字连篇、书写困难的事已不仅发生在中小学校园,在许多成年人身上也屡见不鲜。就连许多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也常常出现“提笔忘字”现象,一些人甚至患上“书写恐惧症”。
  据对部分城市的调查,中小学生书写质量下降与学校对书法教育重视不够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虽然教育部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生九年期间分四个学段汉字书写标准提出过具体的要求,且有相关教材的出版发行,各地也相应要求上写字课,但并没有硬性规定书法课作为必修科目,考试也不考笔画笔顺等汉字书写知识,致使学校在书法课课程设置及评价方面缺乏参照。

书写考级:有争议也必须前行

  针对中小学生书写水平严重衰退这一现状,国家教育部两年前就开始酝酿制定一部《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简称《办法》)。据悉该《办法》有望在今年内出台。
  有关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经全国各区语委主任进行讨论,一年前就已形成初稿。考核基本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的具体标准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但据参与《办法》的起草和制定工作专家透露,五个等级中各级都可坚持自愿原则越级考试,学校教师和社会人士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考一至五级。
  据披露,《办法》之所以迟迟未能出台,原因之一是对于其中细节问题意见还不统一,比如:如何制定考试办法,才能起到引导学生写好字的作用;考试时间定在什么时候;什么样的等级标准才能正确反映学生能力;考核怎样才能与教学结合等。此外,在新课标中,在学生汉字书写方面的教学要求也只是一个框架。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对学生进行书写等级考查是作为实施课程教材改革方案的配套措施而提出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教育部官员称,《办法》只针对中小学生,“主要从汉字书写规范、笔顺、笔画等方面考核中小学生写汉字是不是漂亮。”
  酝酿已久的《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等级和考核办法》尚未正式出台,却早已在中小学生、教育界、家长和专家学者中引发热烈讨论。
  据媒体调查,几乎所有被采访的语文老师和教育专家都对汉字书写等级考试表示赞同,但也有部分学生和家长对此存有争议,争议来自两个担心:其一,担心加重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其二,担心汉字书写考级有可能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有争议也必须前行。教育专家、语文工作者可以提出一大堆的理由,来说明提高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质量的必要性。首先,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是世界文化宝库里最重要的财富之一。汉字在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根基里,蕴藏着不可侵犯的民族尊严和永不枯竭的创造智慧。汉字书写是对学生进行热爱母语、提高民族自尊心教育的重要载体;其次,电脑打字只能说是一种技能,而汉字书写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素养。其三,字如其人。古时候,写好汉字是文人人品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在今天,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一手好字能赢得他人的赞赏和好感,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汉字书写:中华文化传承的基本方式

  对于个人而言,汉字书写是一种技能,更是修养的体现;而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汉字书写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文化最基本的方式。
  “全国书法教育”的热心倡导者、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曾指出,写字的意义超过写字本身,完全可以上升到对民族文化的感知、认知上去。
  有三件事在增强人们的信心:
  其一,上海的一些大公司新近在招聘大学生时,决定不接受电脑打印的自荐书和简历,而要求应聘者亲笔书写。而远在美国,华人学校招聘华文教师,应聘者呈送一幅汉字书法作品是必不可少的;
  其二,广东省正式要求自2007年秋季开始,全省所有中小学都必须开设书法课,书法课将成为广东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并纳入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其三,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与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通力合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硬笔书法考级培训。
  有限的实验虽然尚未形成一股大潮,但至少在努力说明一个道理:无论科学如何进步,无论电脑、网络技术如何取代人体功能,良好的书写习惯、熟练的书写技能以及起码的书法艺术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人应有的基本文化素养。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名人题词错别字多 作协主席铁凝写错"茂"算什么

下一篇:谁给"舶来品"一个中文名
相关文章       汉字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