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铁凝写错别字无意中做了一次贡献

[日期:2007-09-24] 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韩浩月 [字体: ]

  由贾平凹主编的《美文》下半月刊,是一本以中学生为主要读者的杂志,9月份出版的新刊,是该杂志举办的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获奖作品专号,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专号的封底上题了词。作为全国作家的“最高领导人”,铁凝的题词对喜欢写作的青少年来说,会有着相当的激励作用,但遗憾的是,在题词中,铁凝写了一个错别字,将“风华正茂”的“茂”下部“戊”写成了“戍”。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古今中外伟人、圣贤、名人写错字、念错字、拼错字的多了去了,其中一些还成了佳话,将铁凝写错字当作一个文化事件来上纲上线,显得有些小题大做。但,眼下舆论对于这件小事却大有拔高升华之势,缘由在于:首先,这样的笔误和铁凝的作协主席身份不对称;其次,不该错在了一本读者多为青少年的杂志上;再者,《美文》杂志的一手揽责加大了媒体的关注度,铁凝被动地成为主角被推到了舆论的前沿。

  对于错字事件,《美文》杂志的编辑最早在回应记者采访时称是“印刷问题”,认为“铁主席这样写,我们要尊重铁主席……”而贾平凹随后也出面声明,称“在书法中,多一笔少一笔很正常,这不能算错别字”。这种对于铁凝主席下意识的保护行为,难以令人信服,错字就是错字,刻意的解释和美化都是多此一举,对于维护作协主席的形象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但是,如果因此能够引起公众对于汉字书写广泛关注的话,铁凝的形象也算没有白白损失。

  设身处地地替铁凝考虑,没有多少人会认为偶尔写错字算得上什么大事,在这个由鼠标和键盘构筑的信息化时代,不仅计算机录入以及屏幕、语音录入成为普通人主要的书写方式,就是一贯被成为“笔杆子”的作家也与时俱进,纷纷用电脑写作取代了传统的“爬格子”,他们中的不少人,还开通了博客与读者近距离交流,网络的便捷加快了作家们抛弃“笔耕”的生产方式,转而使用光电时代更容易传播和复制的方块字。当然,作家群体中间还不乏贾平凹这样拒绝电脑而坚持用笔写作的作家,只是这样的作家相比之下,已经算很稀少了。

  中国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形式和意蕴使得书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在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毛笔作为一种举世无双的书写工具,直到现在,还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文化用品。即便在硬笔成为主流书写工具的时候,用毛笔临摹字帖还是几代人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些记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变得模糊,书写也渐渐退出现代生活,成了人们的怀旧对象。不忘优良文化传统,认识汉字书写之美,重塑崇尚书法的社会风气,成为一种愿望一种呼声。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推广活动,这种呼声和愿望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于是,错字事件中的铁凝,无形中也发挥了一次名人效应,引起大家对汉字书写大面积萎缩的讨论。

  作家应该是书法家之外和汉字书写靠得最近的一类人,古代大批优秀的诗人、作家,很多同时都是优秀的书法家,如曹操、欧阳修、苏东坡、郑板桥。现代作家中,鲁迅、周作人、茅盾、叶圣陶、郁达夫、郭沫若的书法也曾为很多人称道。而在当代作家里,除了贾平凹一幅字曾拍出过2.2万元的高价,真的找不出几位可以并称为书法家的作家了。让汉字书写重新回到我们的信息与情感交流中来,作家应该肩负起一定的责任,铁凝已经无意中做了一次“贡献”,下面该轮到谁了?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国家语委171条新词争议未了 专家网友都有意见

下一篇:名人题词错别字多 作协主席铁凝写错"茂"算什么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