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 的搜索结果
 *儒学复兴通讯第十期     (2015-01-03)
儒学由来已久,长达二三千年。信仰、崇尚、研究儒学的民众、学子、专家及研究、推广的会堂机构,遍及于人类所在之处。只要我们打开网络,输入“儒”字,就可以看到“儒学”、“儒家”、“孔子”等字满眼都是!当今世界,教导民众言行的最大公约数乃是儒学之“仁义”二字。试想,我们如果能“聚天下之儒者,行儒学之仁义”,则必能“救万民之灵魂,建文明之世界”!我们期待全世界的儒家、儒者联合起来,行动起来,结成最广泛的儒者阵线,共同为重整儒家文化而奋斗!
 *儒学复兴通讯第九期     (2014-12-04)
十幾天前,我收到香港中華禮儀振興會義務秘書潘禮美先生寫來的一封信,因为我要去英国、法国、意大利及瑞士、梵蒂冈等国旅行,所以直到今天才报道。潘禮美先生是我二十多年来的好朋友,正是他介绍我认识了香港和台湾的文化界许多朋友。这次,我期望我会与香港中華禮儀振興會能緊密聯繫,為共同的目標、聯想而奮鬥!
 *儒学复兴通讯第八期     (2014-10-30)
2014年10月24日,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下属的孔子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与汉字书同文专业委员会部分成员,假座上会社联雅韵茶室举行儒学沙龙话动。孔子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孔剑翔与汉字书同文专业委员会前主任周胜鸿、秘书长蔡永清等参加了。
 *儒学复兴通讯第七期     (2014-10-15)

重要通知:2014年10月11日(星期六)上午九时,卢湾区图书馆地下会议室国学沙龙举行报告会,由百岁教授主讲“中国转型期与国学”欢迎参加。地址在陕西南路235号(绍兴路口)(周胜鸿)

 *儒学复兴通讯第六期     (2014-10-15)
习近平说:“我到这里来,到曲阜、到孔子研究院,就是体现中央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决心。”习近平说:我21年前来过曲阜,1992年,我任福州市委书记时,住在阙里宾舍。“外国元首,总统、首相、总理和我交谈,言必称孔子,以多说孔子的话为荣,“掉书袋”。这说明我们国家的话语权提升了,文化软实力增强了,儒家文化、孔子、传统文化有影响力。”
 *儒家经典的时代观     (2014-10-08)

這篇文章的標題我用 “儒家經典” 而不是 “儒家文化” ,因為 “經典” 著重於先知們本身傳授的話語和理念,而 “文化” 則帶有較多在歷史過程中因政策和社會運作需要,添加的附加文化。譬如在2002 年,UCLA Asian Pacific Monograph Series 出版的 《Rethinking Confucianism》書中提到東方女子裹小腳和大男人主義的社會,這都不是我想要討論的問題。我特別介紹了孔子對於中國教育制度的啟發和對漢字媒體化發展的影響,以及韓非的德法相輔論。

 *儒学复兴通讯第五期     (2014-10-06)

敬禹,谢谢你支持!已有美国朋友来函贺贵网刊发儒学复兴版块。周胜鸿

 *儒学复兴通讯第四期     (2014-10-03)
2014年9月14日下午,儒学复兴联谊会(筹)第一次筹备工作会议已在上海复兴公园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上海地区的孔子后裔、高级工程师、青年企业家、中医师、教师等热心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人。
 *儒学复兴通讯第三期     (2014-09-29)
自从我们发出以“弘扬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华道德文化,筹建儒学复兴联谊会”之倡议以来,在短短的一二个星期里,就陆续收到海内外几位同仁表示赞同或支持的来信、来电。下面,我们辑录北京张千帆先生和上海孔繁铉先生的两封复信。欢迎各位继续来信发表宝贵意见,共同讨论筹备工作。孔繁铉先生在电话里建议选个星期天在上海复兴公园举行一次会议,讨论筹备工作,此议甚好!我们准备在会上讨论联谊会的章程、组织形式及活动计划等。
 *儒学复兴通讯第二期     (2014-09-28)
犬儒主义以前主要是形容知识分子,但现在这个词语所代表的意义已逐渐成为一种全民现象。犬儒主义表现为“两个不”:不相信内在的美德和价值,不认为个人有改变的力量。目前,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变得玩世不恭、愤世嫉俗,但又委曲求全、接受现实。犬儒主义对公民社会建设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儒学复兴通讯第一期     (2014-09-26)
十多年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讲话中指出:“我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历史,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内容十分丰富。在浩如烟海的警句格言中,我们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挖掘整理,用来培养一代新人。”他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年轻一代的教育作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拙作《中华传统文化十日谈》序言)。
 *语言文字网开设“儒学复兴”,周胜鸿先生主持     (2014-09-25)
语言文字网开设“儒学复兴”,周胜鸿先生主持 “儒学复兴”栏目网址:http://www.yywzw.com/c204.aspx
 *“儒学复兴”发刊词     (2014-09-25)
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发展、积淀,成为人们所崇尚的一种文化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直到现代;并传播于域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早就是人们的共识。近现代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与认同,表现在儒学的内容上,批判了封建性、消极性的糟粕,认同民主性、进步性的精华。对儒家伦理学说,他们集中抨击了三纲五常的陈腐说教,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但又肯定儒学所确立的一些传统美德仍有可取之处,我们应该继承这份遗产!
首页 | 前页 | 后页 | 尾页分页 1/1  [1]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