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工贸中专,湘潭职校,湘潭中专,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湘潭工贸学校,湘潭市一职,学校简介,招生简章,入学指南

语言文字网(YYWZW.COM)>>>专题文>>>汉语与中国文化

叙述的技巧

邱崇丙

[qiuchb1226@yahoo.com.cn]

 

(二)经过,人物


这六个要素中;比较难写的是哪一个?我认为是经过。经过是具体情况的主体,不仅需要有足够的材料,并作出适当的安排,而且实际上包括了人物的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原因和结果。写人物,如果只交代姓名、身份、外貌,是容易做到的,而要刻画性格和心理,就离不开写经过。写原因和结果,如果只作简单交代,也是容易做到的,而要写出原因的合理性,结果的必然性,则又离不开经过。所以说,写经过是叙述的主体,也是叙述的难点。


从写作理论上来说,是人物性格决定了情节的发展,也就是说,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做出什么样的事,这是我们要掌握的原则。但是,人物性格要靠事件去表现,而事件本身也会影响甚至改变人物的性格和心态。因此,从写作的难度来看,需要我们花力气的仍然是写经过。经过写不好,或者不生动,影响艺术效果,或者背离了人物性格,没有写出原因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必然性,使读者对真实性产生怀疑,同样也影响艺术效果。


一个人把老虎打死,很难令人相信,但武松打虎,却无人怀疑过。这说明《水浒》这一段叙述很成功,经过情形写得好。


《水浒》第二十三回写武松在景阳冈打虎。武松与宋江告别后,回清河县看望哥哥。在路上走了几天,来到阳谷县境。当天中午,走进酒店。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比较简单,没有运用什么技巧。作者着力叙述的是打虎经过。


武松在店中先喝三碗酒,要了二斤熟牛肉。店家称说酒好,三碗不过冈,不能多喝,不肯再添酒。武松不信,逼着店家添酒,一共喝了十八碗酒,吃了四斤牛肉。三碗不过冈,按一般估计,三碗也有一斤,十八碗即六斤酒。加上牛肉,共有十斤食物落肚,食量酒量之大,不是常人可比,体格之强壮,已可想而知。饮酒食肉与打虎似乎无关,实际上是在为打虎积蓄力量,而力大过人,正是能打死老虎的条件之一,或者说是原因之一。武松与店家的对话,完全是一种强行命令的口气,表现出压倒对方的气势。这种坚强的性格,也就预示了他遇虎时的态度。


武松喝完酒要过冈,店家说冈上有虎,劝他别去送死。武松根本不相信,因为他喝了十八碗酒,证明店家的“三碗不过冈”是吹嘘。他反而认为店家想留他住宿,好谋财害命。武松径自上冈,到山神庙前,看到榜文,确知有虎,店家的话是真的,有些后悔,但他又不愿回去让店家耻笑。遇到危险,后悔是人之常情,但坚强的性格决定了他只能向前,不能后退。可见他也并不是主动找虎打,而是为情势所迫。
武松上冈后躺在一块大青石上,准备睡一会儿。一阵狂风起后,一只老虎猛扑过来。武松一惊,酒化为冷汗。这是人在遇到险情时自然的生理反应,可见他也并不是全无顾虑,但他并没有被吓倒、吓瘫,这是他不同于常人的地方。武松闪在虎背后,虎又想用腰掀倒武松,武松闪在一旁,虎又想用尾巴剪倒武松,武松又躲开了。老虎连扑三次空,力气已去了一半。情况变得对武松有利,他这才转守为攻,提起哨棒,用尽平生力气,向虎打去。这在策略上是正确的。但没有打中,棒反被打折了,可见在这种严重关头,他也有些慌乱。哨棒已折,没有别的办法,其处境犹如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更加激起他决战的斗志,拿出全部力气,赤手空拳与虎搏斗。虎扑过来,武松用手揪住虎头皮,按下虎头,猛烈踢打,又打了六七十拳,老虎终于流血而死。武松能集中力量,速战速决,也是正确的。虎死后,他想拖下山,却拖不动了,可见踢打时力气几乎已经用尽。在叙述经过时,作者已把事件发展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在字里行间作了交代。


武松在青石上坐着休息,想到:如果再来一只虎,怎么办?就赶快起身下山,可见他并不盲目自信,掉以轻心。打死一只,已属不易,迅速撤离险区,是明智的。如果再一次遇虎,就有可能被虎所伤,而不是打虎英雄了。武松走不到半路,又见到两只虎,武松暗暗叫苦。这些叙述,都极有分寸,没有把武松

神化,因而读者感到真实可信。武松定睛细看:原来是两个披着虎皮的猎户。猎户见到武松,先是吃

惊,听了武松自述,他们不肯相信。可见这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写猎户的惊疑,也是为了消除读者相同的心态。

 

作者叙述武松吃酒、上冈、遇虎、下冈的过程中,已将武松能打死老虎的原因作了交代,这原因就是体力过人,性格坚强,胆大心细,策略正确,速战速决,并主动撤离。因而事情的发展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信的,武松的英雄形象也在叙述经过之中被塑造出来。

汉字的奥秘

 

上页<<<>>>下页

 

语言文字网[YYWZW.COM]2006年4月12日作者授权发布

井田汉字,独一无二的汉字结体构形理论,科学地解决数码时代汉字所面临的问题。

湘ICP备05008125  语言文字网  2003-2013©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