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不必过高估计国学的影响力

[日期:2007-10-30] 来源:华声报  作者:许石林 [字体: ]
  所谓国学热,无非是学国学、读国学书的人多了起来。多起来,是事实,但说实话,还没有多到它应有的程度。前些日子北大陈平原教授一番话,道出了当今社会人文教育水准的普遍低下,有论者顺着陈教授的话,列出了过去中国人的国学教育程度和水准。比照之下,现在无论多么起劲儿、花样百出地读国学,都接不上那个时代的气脉,那个时代针对中学生的读物,到了现代都成了深奥的经典,你说惨不惨?那么,怎么还有当下的许多争论呢?怎么争论还停留在要不要读国学、国学该不该热这个问题上呢?其实,争论该不该读国学、国学该不该热,本身就证明国学离中国人应该掌握的程度差得还太远。


  开卷有益。自从国学开始引起当代国人注意和重视,从华中理工大学老校长扬叔子院士要求他的博士生毕业答辩前须背诵《论语》、《老子》,到蒋庆先生倡导“读经运动”,再到如今的大学“天价国学班”、到“幼儿国学教育”等等,目的和好处无非就是一个:开卷有益。多读点儿书,只是稍微偏重一点国学而已。


  其实,不必过分地高估学国学的作用。倡导者当然有较高的价值目标,但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达到的,也不必因为它不容易达到价值目标就看轻它或鄙夷它;更不必担心国学会给读书人、给孩子带来什么负面效应。就是多读点儿书嘛,仅此而已。支持读国学的人,会赋予国学较大的使命和期待,这当然是应该的。没有宏伟的目的,就产生不了强劲的行为;批评国学的人,会指出国学的坏处和俗称的糟粕,害怕这些糟粕会危害到国人和孩子。其实这是尤其不必担心的,你能发现它的糟粕,别人为什么不能?不是只有你才具有甄别事物的能力和判断糟粕的水平。


  也不用争论这个常识问题,即什么是国学?这是意会的东西,不必死抠字眼儿——是啊:国学?哪个国?纵向自清代上溯到哪儿为止?横向宽泛到什么学科?这是不必争论的,探究它可以,它本身就是国学的内容。让那些对国学这个囫囵概念感兴趣的人去读就是了,自己根据自己的读书程度,自然会触摸国学的边缘。国学其实一直是这样过来的,它的概念、内涵、外延不断地随着注释和解说变化,也受某个时代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需要而变化。年代过去了,就连那个变化以及变化背后的动因也成了国学的内容。


  如果说大致从考据、辞章和义理三方面笼统地概括国学也可以,一般人多读点儿国学方面的书,考据类无疑太专业,义理是最让批评者放心不下的。有关义理,当然国学中有值得当今人继承、吸取和发扬的健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建设新文化应该继承的东西。让人放心不下的是它不健康的东西,比如传统思想中反民主或者说有可能与建设现代民主社会相抵触和悖离的东西。这个都不必担心,因为健康的、优秀的传统思想,即便是人愿意吸收继承,也会遭到现实生活的种种消解,吸收好东西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要太乐观,从善如流只是倡导,不是必然。正如不健康、不优秀的东西会遭到现代社会人们已经建立的现代意识的消解一样,即不健康的、糟粕的东西也会遭到现代人自觉的选择。你现在要制造一两个食古不化的新老古董是很不容易的,根本无须担心。对读书,不必有过多的担心,也不必有过多的期待。对国学,不必费神剔除一个对现代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绝对“洁本”,你做不到,也不必做。你做到了,未必对现代人有好处。


  单就一点来说,中国汉字、汉语的精髓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与之相比,还太嫩,有先天的不足和后天的缺陷。书话不同文时代积淀下来的国学,使汉语保持着数千年的超稳定,它书写起来简洁、节省又精妙传神,国学中,富含并保藏着汉语文化的一切文明密码和文化程式,实在是中国人包括对中文感兴趣的人应该虚心学习和努力继承的。当代人的文章,经不起时间的淘洗,跟言词干巴,文句中不携带文明密码和文化程式有关。中国当代作家教不了别人写作,也跟国学底子空白有关。中国作家获不了诺贝尔文学奖,也跟你没把中国的文字玩到中国古人的高度有关。从这一点来讲,国学对塑造当代人的人文修养有极大的益处。那么,干嘛不学呢?现在,已经有聪明的年轻人,在学习国学中获得了文化的支撑、学问的滋养,他们在媒体和网络上的表现常常有让人惊喜之感。这还只是国学热的初步效果,以后会有更多的受益于国学的人带给我们惊喜。因此,国学热有它热的原因,正如过去不热有它不热的原因一样。


  总之,开卷有益,读书就是了,别操太多的心。学然后知不足,学着学着,就不愿意批评了。对国学这玩意儿的批评,拿二人转演员常说的:好银(人)儿吧,不乐意干;孬银(人)儿吧,还干不了。面对国学,做个多读书、学问宏富的“好人”吧。(许石林)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最难的22个汉字若在一篇文字里出现(附全图)

下一篇:天安门上的标语是谁写的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