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德媒:汉字对中国人来说不再具有文化重要性

[日期:2013-03-01]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托斯腾·哈恩森 [字体: ]

2013年01月12日04:23  环球时报

  德国《法兰克福评论报》1月11日文章,原题:中国青少年荒废阅读 一首著名的上学歌曲是这样开头的:“所有的孩子学习阅读,印度人和中国人……”不过,如今中国青少年的阅读学习却出现了问题。

  香港大学对6000名中国四五年级小学生进行了一项调查,要求孩子们阅读与各自年龄层次相符的300字文章。结果显示,1/3的孩子,有些班级甚至是1/2的学生有阅读障碍。

  如今,阅读问题在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中国研究人员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撰文说,一个原因源自中国学校的新学习方法,被称为“拼音法”,它是在电脑学习法基础上产生的。例如,学生想写“梨”,就在拉丁字母键盘上输入汉语拼音“li”,就会出现100多个同音字。以前,中国孩子为了学习阅读,要在纸上一遍一遍地书写。这种方式有利于理解汉字的笔画和含义,新的基于电脑的学习方法显然无法达到这种效果。它并非要取代传统手写方法,但已成新趋势。

  早在1955年,《明镜》周刊就以“毛泽东的ABC炸弹”为题,报道中国某委员会开始剔除不少具有三千年历史的繁体字,其余予以简化。1964年中国颁布《简化字总表》,导致许多中国人当时甚至不能写出一封完整的信。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开始研制电脑汉字排版。专家们说,学习汉字对今天的许多中国人来说,几乎不再具有文化的重要性了。

  在2012年“世界读书日”期间进行的另一项调查也显示,中国人阅读长文章的数量越来越少,阅读书籍和杂志的人数也在减少。同时,“数字式阅读”不断增加,手写习惯正逐渐消失。(作者托斯腾·哈恩森,青木译)




阅读:
录入:湘里伢子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新闻联播》10大成语榜单 继往开来坚持不懈入围

下一篇:专家:键盘冲击汉字书写文化 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