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工贸中专,湘潭职校,湘潭中专,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湘潭工贸学校,湘潭市一职,学校简介,招生简章,入学指南

 

千年困惑開始消

盛  諫

一.語音象徵現象是語言學長期困惑之一,怎樣才能使這一困惑易於消解?

答:解決學術界長期難於解決的問題,首先應改進方法或找到新的途徑。重複語言學界早已做過的測試或單純從語言中找例證是難以有所突破的。我們依據心理學關於聯想的理論設計了“聯想匹配法”,這一方法分析講話時人有兩方面的感知,找出與之對應的“動作性聯想起點”及“語音性聯想起點”,然後在語言中尋找符合聯想規律的聯想項。其次我們採用了先易後難的研究路線:西方語言學者把精力集中在語音的象徵意義上,它們比較抽象和似是而非,而我們則先探討發音動作形態的象徵意義上,它們直觀而明確,容易被人接受。西方學者以象徵詞比例不高的語種---西方語言為研究物件,我們則先考察象證詞比例高的語種---漢語,然後再與西方語言進行對比。

二.我們應怎樣評價五花八門的語言起源理論?

答:由於不可能象找到古人類頭骨化石那樣找到語言起源時期的語音樣品,因此所有的語言起源理論都由於缺乏直接證據而只能停留在假說階段。但即使是假說,也有優劣之分。我們認為一種好的語言起源假說應該滿足以下三個要求:

  1. 有可靠的間接證據和科學依據。一點依據都沒有,完全憑空想像,就不是科學假說。例如“汪汪論”(語言起源於模仿自然界事物所發的聲音)雖然有缺陷, 但以語言中確實存在的擬聲詞為間接證據, 只少算得上是一種科學假說。

  2. 能闡明導致語言產生的必然性。如果只說可能性,不說必然性,什麼事都有可能發生,這樣的假設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例如類似於“唷嗨呵論”(語言起源于集體勞動時的喊聲)之類的不少假說就無法說明為什麼這些喊聲、叫聲必然會導致語言的產生。

  3. 能具體地(一步一步地)闡明人類是如何開口說話的,也就是要 能回答人類怎樣從非語言交際(如手勢,叫聲)過渡到語言交際這一基本問題,因為語言史鏈至今獨缺這關鍵的一環,而至今種種語言起源假設都沒有回答這一基本問題。

三.如何評價“語言源於口勢示意”理論?

答:這一假說最早大概可追溯到十八世紀,丹麥的語言學家葉斯泊森(Otto Jespersen,1860-1943)歸納出的四種語言起源理論中的“叮咚理論”就提到“oral gestures”這個辭彙,但當時的依據僅是一些想像出來的例子,例如bye-bye(再見)以“揮動”的唇和舌表示再見。之後,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文字學家蔣善國(1898~1986)在說明漢字音近義通的成因時提出:“由於人類用口勢擬意,出現了語音”(見《有關漢語起源的論述》),但若以上面所述的三要求來評價,則尚有欠缺。為此,在蔣善國先生的基礎上我們做了兩項工作:1.利用心理學理論設計出聯想匹配的方法明確了蔣先生所說“每一種觸覺附帶著一種微細的情感;每一種運動感覺也附帶著一種微細的情感。這兩種情感都直接地表示出意義” 一語中的微細的情感實際上是人腦的聯想思維,這就為“口勢示意說”找到了可靠的科學依據。2.提出語言起源時期人類交際(communication)經過三種模式的過渡,明確地闡明了語言產生的必然性和非語言交際向語言交際的具體過渡進程。這是以往各種語言起源假說從未做到過的,是迄今為止第一個能一步一步地說清語言產生過程的假說

四.古希臘時代“名實相應論者”(Analogists)和“名由人定論者”(Anomalists)之間曾有過長期的爭論,現在看來,何者更為正確?

答:按“口勢示意說”,在語言起源的早期,原始詞具有聯想賦於的理據,但是當世代相傳形成集體習慣後,就逐步向約定俗成過渡。因此“名實相應”與“名由人定”分別對應於語言的不同發展階段,兩種情況一在先,一在後,並不構成對立。把本不對立的事情作為對立的事情展開爭論,這就很難說爭論雙方孰是孰非了。

五.近年來,有不少學者對索緒爾的“第一原則或首要真理:語言符號是任意的”“不說任意性的話,我們可說無理據性”論點提出異議,索緒爾的這一論點究竟是否正確?

答:應該注意到索緒爾當時講授的課程不是語言起源學,而是普通語言學。普通語言學的研究物件是當前存在的成熟的語言,即使對歷時的研究,例如擬構古代的讀音,向上追溯的最大有效範圍也只能 五千至一萬年。在這範圍內,語言已經成熟,按“口勢示意說”,原始詞經過世代相傳形成集體習慣,理據已沒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對普通語言學而言,索緒爾所說“語言符號是任意的”沒錯。這是其一;其二,索緒爾講授的不是人類語言學或比較語言學,他僅對印歐語言進行研究。因此他不瞭解漢語中存在許多音義相關的現象,這也不是索緒爾的錯。問題出在國人往往忽視了索緒爾講授的是西方的普通語言學這一大前提,把他對於成熟後的西方語言所下的結論不加分析地套用到適用範圍以外的漢語起源時期去。例如有文章認為:“原始階段的語言,只有數量極少的原始詞,其中除了象聲詞之外,一般詞都跟事物沒有直接的、必然的聯繫,都是沒有理據的。”(見張志毅,《詞的理據》,語言教學與研究,No.3,p.115,1990),但未見提出論據,好象是一種“想當然”。索緒爾可並未說過原始階段的原始詞沒有理據這樣的話

六.有學者提出的以下論點:…任意性雖然無時不受到理據性的制約,但是理據性卻以任意性為其生存條件的。”,是否與“語言源於口勢示意說”有矛盾?

答:按我們的理解,提出這一論點的出發點是想以哲學觀點的論辯求得既承認詞的任意性原則,又照顧到存在理據性的事實。可是哲學觀點不能代替對具體事物的具體分析。有一位偉人曾依據一分為二的哲學觀點斷言粒子可以無窮地對分下去,這似乎已為目前世界公認的粒子理論所否定。何況哲學觀點有其使用的前提條件,不顧前提條件就很容易出錯。眾所周知,對立統一法則適用于諸如“沒有資產階級就沒有無產階級(變為工人階級)”這樣的一榮俱榮、一衰俱衰的情況,而不適用於此漲彼消的情況。單純詞的理據性與任意性恰屬後一種情況:任意性多了,理據性相對就少了,因此我們認為將這一哲學法則套用於理據性的討論是不恰當的。

    按“口勢示意說”,語言起源初期需要依靠口勢示意,由此產生的語音音素及原始詞是有理據的,否則無法與對方交流。語言成熟以後,依靠集體習慣傳承,單純詞就不再需要理據。即使存在一些有理據的單純詞也僅是起源時期留下的痕跡。至於合成詞,有一定的合成規則,如果說這些規則構成了理據也可以,但它的基礎,即詞素並不必需要理據,若有理據也只是原始詞遺存。 可見理據性與任意性不是互相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七.語言起源的“口勢示意說”把語音理據分為三類的依據是什麼?

答:語音理據,又稱語音象徵,指的是單純詞的音義相關性。以往把它分為兩類,一類稱為直接擬聲或簡稱擬聲又稱象聲,另一類稱為間接擬聲,又稱音義聯覺(見《詞的理據:與語言起源有關的另一古老而又熱門的命題》)。

    我們以聯想思維規律考察說話發音過程中人的感知時知道,發音時有兩方面的感知:一方面感知到自己的發音動作特點,另一方面的感知是自己所發語音的特點。這兩方面的感知都能引發聯想,成為聯想的起點,因此我們分別稱之為聯想的“動作性起點”和“語音性起點”。與聯想項進行匹配後發現,動作性聯想起點引發的聯想項具有示意性,與蔣善國先生所說的“口勢擬意”一致,我們稱之為“發音動作示意”或“口勢示意”,它對語音的產生有重要意義;口勢示意可通過視覺及聽覺兩種交際模式進行人際交流,而語音性聯想只能通過聽覺進行人際交流。由此可以推論口勢示意在先,語音性聯想及象聲在後,兩者出現的時間前後不一;再一方面,三者的聯想事物各有特點,互為補充。因此我們將語音理據分為口勢示意、語音聯覺和象聲三類。

八.漢語訓詁學中的音近義通的根本成因是什麼?

答:按目前經典的(符合考綱要求的)說法,音近義通的源詞的音義關係具偶然性,僅由於後起的詞繼承了源詞的音義關係而出現了音近義通。蔣善國先生一方面採用了這種經典的說法,一方面又提出“由於人類用口勢擬意,出現了語音。…表現甚麼概念,就作出什麼口勢;有甚麼口勢,就發生甚麼聲音。概念近的口勢近,口勢近的聲音近,所以‘音近義通’。(見蔣善國,漢字的組成與性質,p.247,p.258)” 聯想匹配法表明,音近義通的根本成因是聯想起點相同,聯想起點相同者,音近義通,音不近義亦通;聯想起點不同者,音近義亦不通。

上載日期2005 06 30

語音象徵與語言起源

井田汉字,独一无二的汉字结体构形理论,科学地解决数码时代汉字所面临的问题。

湘ICP备05008125  语言文字网  2003-2013©版权所有